检索结果

  • 新 加 坡 校 友 举 行 系 列 聚 会 活 动

    10月中旬,中国科大新加坡校友会举行了校友聚会系列活动,七十多位校友参加了聚会。 第一次活动请王码集团总裁、五笔字型发明者王永民(626)校友介绍了王码集团发展史,如何创业, 成功定律等,北京三晶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科大客座教授张力、中国科技部火炬办驻新加坡首席代表陈明宣与聚会校友进行了座谈。 第二次活动邀请了吴健康(新加坡信息与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科大客座教授)、张力(北京三晶

    2004-10-21

  • 六 二 四 同 学 聚 会 纪 事

    刘祖平(624) 不见诸生久,青春气若虹; 百年能几度,千里赴重逢。 敛步疑初面,喧声露旧容; 笑因难忘事,情系未归鸿。 奋翼心相似,飘萍路不同; 山川留辙迹,事业各葱茏。 挥手祈珍重,传书续约盟; 津门期盛会,举酒唱《东风》。 补记:1996年夏,科大六二四同学在北京聚会,多有暌离近三十年未谋一面者,相逢 几不相识。追怀往昔,风华意气之年,欢声迭起,在座者谁能忍俊;各叙征程,起伏蜿蜒 之路

    2004-10-04

  • 心 系 科 大——59级校友毕业40周年聚会

    细雨蒙蒙,映照和叙说着59级校友40年来的风雨历程和坎坷经历。 今年9月20日是中国科技大学创办46周年的纪念日。59级校友在校友总会牵头和倡议下,举行了毕业40周年聚会活动。在合肥的59级校友四十多人参加了聚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定代表学校参加了聚会并讲话。离退休干部工作办公室主任洪禄保也参加了会议。 下午,大家顶着毛毛细雨兴致勃勃的在老校长郭沫若铜像前合影,合影后大家到东活五楼聚会。会议

    2004-09-21

  • 吹 尽 狂 沙 始 到 金

    ——访美国硅谷NetdaoNaisaSytenInc首席执行官李俊杰博士(82少校友) 这位14岁就入主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6岁便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并获得经济和法律双料博士学位的少帅,面对记者,没有少年得志的张狂,有的只是对世界经济形势冷静而辨证的思考。 当年不想出国但出了国,出了国又一心想回国的李俊杰依然矢志不渝:拿绿卡绝不是他的人生目标!他的理想始终是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和

    2004-09-21

  • 聚 焦 邓 中 翰(877校友)

    邓中翰博士(877校友),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曾任职于美国硅谷SUNMicrosystem,参与研发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中央处理器UltraSPARCI第一代CPU。之后任职于美国IBM进行单磁子Peta-Flop超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研究。后在美国硅谷创建半导体公司PiximInc.,任首任董事长,领导研制高端数位成像半导体传感器

    2004-09-15

  • “中国小子”勇闯华尔街——记813校友江平

    江平逆势而动、危中取机,5年晋升雷曼公司董事总经理 美国经常教授马尔基尔是国际投资界的著名人物,其股票投资著作《漫步华尔街》是至今世界股票投资界最畅销的好书。在该书中,马尔基尔介绍了一些在华尔街业绩突出的年轻人,其中有三位中国人,如今已是雷曼兄弟公司董事总经理的江平便是其中一位。而在采访中《环球财经》记者得知,这位在华尔街志得意满的“中国小子”竟是“半路出家”。 放弃博士学位勇闯华尔街 江平最初

    2004-09-13

  • 科 大 校 友 说 母 校

    陈 顒 60级 中科院院士 地震学专家 科大是一所学风严谨的高等学府,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她培养了我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作风。科大浓郁的学习空气、勤奋刻苦的校风和注意基础知识、基础训练的一贯方针,使我终身受益。毕业后,我从事过核爆炸侦查、高温高压岩石实验和地球动力过程的模拟等多方面研究工作,更加感到学校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教育学生对事业不断追求的可贵。 赵启正 58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作为

    2004-09-06

  • 646 校 友 聚 会 通 知

    亲爱的六四六海内外校友: 40年前,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满怀报国壮志,意气风发地走进科学家的摇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成了我们的“646“,在那里我们相会、相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共同度过了难忘、多彩的岁月,为我们的人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历经四十载的风风雨雨,饱尝了人间的苦辣酸甜,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都在发扬拼搏进取、勇攀高峰的科大精神,无怨无悔地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学友情感深似海

    2004-08-30

  • 钟小强(9909校友)喜捧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奖杯

    8月21日晚,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世纪剧院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颁奖典礼。我校2003级博士生钟小强作为全国100名获奖的学子之一,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同志手中接过奖杯和证书,聆听了王兆国同志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和所有获奖的同学一起庄严宣誓:牢记邓小平同志的遗愿,决不辜负邓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科

    2004-08-25

  • 从“征服”珠峰到保护珠峰——访58级校友高登义

    1966年,一位20多岁地球物理系毕业生来到珠穆朗玛峰脚下,他的任务是给登山队员预报天气。在这个高寒的地球第三极,他一干就是8年。40多年过去,他成了完成地球“三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第一人。他在南极冰崩时面不改色,却在朋友的友情里热泪盈眶。他感慨:在自然面前人也变得纯洁,“与天知己,其乐无穷”。 他叫高登义,中国科技大学58级地球物理系校友 高登义教授,男,汉族

    2004-08-18

  • 2004年中国科大暑期国际精算论坛高校师生与业界人士座谈会

    为了加强保险精算业界与教育界的交流,并进一步推动保险精算的国际化合作,本次暑期国际精算论坛特举办“高校师生与业界人士座谈会”。欢迎全校所有感兴趣者参加! 时间: 2004年8月15日晚 7:00-9:30 地点: 红绿蓝大厦九楼会议室(东区南门30m,南七邮局旁) 主题:风险管理、精算实务及教育、保险数据管理、 保险市场及营销、保险职业规划 拟参加的高校和公司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4-08-09

  • 翱 翔 于 多 媒 体 技 术 的 辽 阔 天 宇

    ----记微软中国研究院网络多媒体小组主任研究员李世鹏博士(836校友) 中关村知春路希格玛大厦三层微软中国研究院。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桌面一片狼籍:水杯、签字笔、记录着奇特符号的纸以及软盘、公文夹等掺混在一起,使任何一位来访的客人都很难辨别出哪些才是于主人有用的东西——但从网络多媒体组主任研究员李世鹏的视角来看,分辨有用的材料与无用的垃圾实在轻而易举,因为这间办公室原本便是他的私人空间

    2004-08-02

  • 攀登光子晶体高峰的人----访麻省理工学院祁明浩博士(9003校友)

    (http://www.stdaily.com/gb/gdnews/2004-07/20/content_276450.htm) 在通过电子邮件联系采访的过程中,祁明浩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做事一丝不苟。每次回复不仅清楚、细致,最后甚至连开车到波士顿的道路图,他都用电子邮件传给我。 31岁的祁明浩博士毕业于江苏海门高级中学,1990年以“海门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毕业后又转往

    2004-07-24

  • 胡伟武(8611校友):用 心 打 造“中 国 芯”

    《科技日报 2004-7-7 报道》2002年8月10日早晨,随着“龙芯一号”的诞生,胡伟武的梦想实现了,中国的计算机CPU领域也从此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2003年10月17日凌晨4点30分,“龙芯二号”通过了所有测试,怀揣着兴奋,胡伟武和他的“战友们”再次站到了天安门的国旗杆下……。 又红又专但首先是红 “大多数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而我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用毛主席的头像做笔记本电脑

    2004-07-15

  • 汇率是一场大国的游戏——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622校友)

    [陈平简历: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7年获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物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主管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普里高津统计力学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研究科学家;比利时索尔维国际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4-07-05

共有 2,3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9 页   当前第 1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