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 “中国芯”与“中国心”——记877校友邓中翰

    2005年2月19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大报告厅。 一年一度的哈佛大学几大学院联合组织的“亚洲商业论坛”正在这里举行。当“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年仅36岁的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邓中翰用娴熟的英语向大会作主题演讲时,吸引了全场500多名各界专家学者的眼球。 邓中翰以“中星微”的发展为例,鲜明地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崛起的奥秘,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他还形象地把英文单词

    2005-03-18

  • 801校 友 郜 云 教 授 访 谈 纪 实

    郜云教授留着小平头,背着绿书包,是那种你可以看见他在校园里迎着合肥凛冽的寒风大步朝前走的人。而在听过郜教授一节线性代数课的03级数学系同学们的印象中,郜云老师身穿USTC白色T恤,运动式灰色中裤,脚着沙滩鞋;唰唰几下,一个复杂繁琐的问题,经他大笔一挥,有如庖丁解牛,顷刻之间忽然变得晶莹剔透、美不胜收起来。作为03级数学系的一员,带着上述印象,我们最近有幸采访了他。 郜教授是在他位于理化大楼16层

    2005-03-06

  • 中国科大三剑客扬威蛋白质结构预测“奥运会”

    两年一度的第6届蛋白质结构预测关键技术分析大赛(简称CASP)近日在意大利加埃塔落幕,华裔代表队战绩骄人,其中周耀旗的“火花”和许锦波(导师:李明)的“猛龙”分别夺得独立服务器组第一名、第三名,余立渤(导师:李明)的“王牌”夺得群体服务器比赛第二名。而这三个获奖选手全部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猛龙” 另辟捷径,没有采用传统动态规划手段,开创性的引入整数规划技术,2002年,“猛龙” 初出茅庐

    2005-01-27

  • 58级校友叶正光:寻访父亲旧时地

    2005年元月17日,徽州区岩寺镇的新四军军部(即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旧址)在和煦的阳光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新四军军长叶挺之子叶正光(58级校友)、孙子叶铁军。 今年66岁的叶正光于1958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现任六合联营集团的董事长。这次来到父亲生前居住、工作过的地方,叶正光显得尤为激动。他指着一幅幅照片告诉我们说,这其中有许多是他父亲亲手照下来的。他说父亲喜爱摄影,到哪都喜

    2005-01-18

  • 共 同 参 与 ,共 同 欢 乐 ,共 同 成 就 ,共 同 分 享

    ——中国科技大学MBA/MPA校友隆重举行大家庭联谊会暨2004届毕业庆典

    2005-01-09

  • 科大校友刘人怀——打入“牛棚”仍搞科研

    刘人怀:1940年7月20日 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 1958年-1963年 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毕业。 1963年-1978年 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教研室助教。 1978年-1986年 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6年-1991年 上海工业大学副校长。 1991年 任暨南大学副校长。 1995年 任暨南大学校长,兼任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

    2004-12-31

  • 打造中国的麦肯锡——记8509校友胡红卫

    胡红卫,湖南永州人,1967年生于文革动荡之年,顾名红卫。胡红卫为中国科大精密仪器系学士。 1989年,前往深圳开发科技参加电子部录像机国产化开发,从此与深圳结下不解之缘。胡红卫1991年进入深圳华为公司,从最基层车间做起,从车间主任、仓库主任起步;虽无突出专业背景,却因能力出众备受赏识,1995年,胡红卫升任华为副总裁,先后主管华为企业规划、经营计划、企业管理、财务与干部培训等工作。胡红卫经历

    2004-12-21

  • 努力体现中期主流文化——记8407校友母润昌

    从业十年以上的“老期货”大多不是科班出身,之前学什么专业、干什么行当的都有,这是期货界的共识。但当母润昌说,他本科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读地球化学、研究生专业是构造物理时,我还是感到有些吃惊。这两个专业离期货真够远的,且不说他自己的研究领域从微观到宏观,单是这物质的起源、地球和宇宙的形成就让一般人觉得太专业了。随着谈话的深入,我对母润昌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如果要追根溯源,还得从读大学时谈起。母润昌

    2004-12-16

  • 快 乐 的 CFO——记807校友钱中山

    如果不是选择了全新的一个行业,钱中山,这个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物理系的博士,也许还在美国某个科学实验室里,拿着高倍望远镜遥望太空。但现在,钱中山转战于资本市场、证券公司,接触的是上下波动的股指、不断变化的报表。难得的是,钱中山感到这一切让他很舒服,很快乐。 2004年10月15日,美国,纳斯达克股市,金融界网站(下称金融界)的股票第一天在这里挂牌交易,发行价定在了13美元。在钱中山看来,这个数字不是

    2004-11-30

  • 中国科大794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通知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与科大校友会积极配合,794毕业20周年聚会将于2004年12月29日(星期三)至12月31日(星期五)在母校举行。活动包括:欢迎宴会、参观校园、与老师座谈、与同学恳谈,交流、游览合肥,等等。 主办单位:794毕业20周年聚会筹备会 Email: 794er@yahoogroups.com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 E-mail:guosl@ustc.edu.cn

    2004-11-24

  • 中国科大799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通知

    大学毕业20周年的聚会是人生中的大聚会。人生能有几个20年! 但刚过去的20年, 我们从青春走向成熟,经过而立之年, 已经迈入不惑之年。我们经历了许多故事---恋爱成家的故事和工作的故事。 这些故事绚丽多彩,跌宕起伏,回味无穷。如此真情的故事应当与谁述说?当然是大学同班同学。 让我们一起回忆青春时代的生活故事, 让我们一起听同学述说刚刚过去的20年里发生的故事, 让我们看看曾经学习过的地方的变化

    2004-11-22

  • 激 情 燃 烧 的 岁 月——5908校友观大学旧照有感

    不 到 长 城 非 好 汉

    2004-11-15

  • 少 年 班 学 子“扎 堆”深 圳

    [《深圳商报》鲁军、胡佩霞报道]:蜚声中外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生中,有30余位选择在深圳创业、谋职,这些天才少年现在基本都已高居要职,或自主创业、或在全球知名企业任职。近日,本报记者走近了这个引人瞩目却尚不为人所知的群体,了解到许多有关他们以及他们在深圳的故事。 这是一群有着特殊印迹的青年才俊:1990年,郑小立考入科大少年班,现在29岁的郑小立已是创维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总监;刘中青

    2004-10-26

  • 重新发现“软件 中国” ——访774校友刘亚东

    软件业在中国的成长速度让人兴奋。有人预言,从2004年到2010年间,企业级软件将以年4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膨胀。人们越来越充满想象,未来的中国将是由软件驱动的中国! 企业级软件从产生之初就是为提升组织的管理效率而服务的。半个多世纪的美国软件应用的演变证明了—有什么样的市场、管理与技术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软件应用模式。我们说,“美国模式”的形成就是依赖于特定的美国产业成长环境的。这使得在中国讨论

    2004-10-20

  • 科大2位校友入选2004年世界百位杰出青年创新者

    (http://www.techreview.com/articles/04/10/tr100index1004.asp) 2004年9月,美国 Technology Review 在世界范围内评出2004年度的TR100----100位3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创新者(World Top 100 Young Innovators)!这百人中有9位是来自大陆的学子,其中2人是科大学子。

    2004-09-28

共有 2,38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9 页   当前第 5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