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 何川(8912校友)、金鹏(8908校友)获2005年BYI奖

    BYI(Beckma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是Arnold and Mabel Beckman 基金会颁发的奖项,颁奖对象是在生物和化学领域表现出色,有远大发展前景的学者。获奖者可以在3年内获得24万美金的研究资助。 The Arnold and Mabel Beckman Foundation makes grants to non-profit research

    2005-04-11

  • 861校友沈建回母校作学术访问

    近日,861校友、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沈建教授应邀来回母校作为期三天的学术访问。 沈健教授曾在中学时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第二名,并代表我国赴华沙参加第2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986年考入中国科大数学系学习,至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后出国深造并于1998年获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数学博士学位,获加拿大总督奖。沈健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图论、组合矩阵论

    2005-03-28

  • 黎彦修(821校友):玩笑造就华人投资巨星

    我一定做得比你好他后来说,这也难怪美国人,在那时,是有许多华人经营洗衣店和餐馆。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少之又少。但是,这句玩笑话对他的刺激很大。当时,他暗下决心:“我将来一定做得比你还好。” 从此,他开始了在华尔街的奋斗之路。今年40岁的黎彦修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他于1996年受聘多伦多的加拿大多明尼安银行,负责该银行在美国的证券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他管理的部门连续6年每年的业绩成长

    2005-03-21

  • 华尔街的科大人(3)——记821校友黎彦修

    当年因为美国老板的一句玩笑话,使他下决心要做出一番事业,从此开启了他的华尔街奋斗之路。 管理20亿美元资金的纽约避险基金「前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ore Research & Management) 的执行长黎彦修说,他现在的成就来自早年他去一家证券公司求职时一个玩笑的刺激。当时,他前去公司面试时,一个位置很高的美国人上来就问:「衣服乾洗好了吗?」 黎彦修听后愣了一下,很快知道是一句玩笑话。他

    2005-03-15

  • 58级校友李崇银院士携笔从戎 成为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

    《解放军报》南京2月28日电:昨天,6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满怀深情地穿上军装,理工大学为他举行了入伍宣誓仪式。

    2005-03-03

  • 师友难忘——永远的“六四六”!

    ——记04秋中科大“646”金陵聚会

    2005-01-20

  • 把中国“芯”做强做大——记8707校友邓中翰

    在许多爱好时尚的年轻人眼中,三星手机引领了消费科技的世界潮流。但也许他们不知道,该手机的芯片是由中国的一家公司制造的,而且这家专门致力于数字多媒体产品芯片研发的中国公司才刚刚成立5年,就已经占据了全球PC图像输入领域60%以上的份额。目前又在移动多媒体数字芯片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家公司就是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芯片被人们誉为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心脏”,正是中星微公司,制造了第一颗“中国芯

    2005-01-18

  • 59级校友潘伟雄退休后发明汉字输入法

    不用记忆字根,不懂拼音、只要会写汉字的人都可以在5分钟学会打字。顺德区大良一位已退休的65岁高级工程师潘伟雄仅用了1年时间,成功地研制出新颖的汉字输入法。 潘伟雄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退休前在银行上班,于1999年退休。 潘伟雄老人下定决心研制汉字输入法,源于在无意中了解到,很多40岁以上的人或土生土长的广东人都是因为不懂拼音、或发音不准,或难记字根,而无法充分利用

    2005-01-09

  • 只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记8400校友薛峰

    薛峰(8400校友),2000年起任TurboCRM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在此之前,1995-2000年,任用友软件集团董事副总裁。在用友期间,历任用友软件集团系统集成事业部总经理、用友软件集团产品总监、产品总设计师、管理软件公司总经理等职。薛峰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软件专业,1991年参与发起金蜘蛛软件公司,并于1991-1993年任该公司总经理。 一个微风的冬日下午,在星期五

    2004-12-26

  • 平和是一种态度——记8606校友田 健

    平和,不是我们为这篇文章起的标题,而是田健自己给自己的定义。 田健,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很早就进入了IT行业,从方正科技、方正电子到263网络集团,再到现在的3721和雅虎中国。在业界,田健的工作能力被很多人肯定,能挖到他的公司总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市场和营销方面,他拥有非常多的经验,同时,他的管理艺术也为他的下属称道。 在北京光华路的一家以“茶道”为名的茶馆里,沏上一壶上好

    2004-12-16

  • 广 东 地 区 校 友 代 表 大 会 会 议 通 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地区校友会将于2004年12月19日(星期天)上午9:00在暨南大学学术会议厅召开代表大会,届时校友总会的代表将出席会议。 欢迎在广东省的科大校友光临惠顾。 联系人:陈彩燕 电话:020-86334561、020-86335190

    2004-12-15

  • 中国科大5910-2班同学在北京集会,纪念毕业40周年

    科大校友总会: 我们5910-2班同学于11月在北京集会,纪念毕业40周年,发去部分活动照片,请在科大网站“校友活动”栏中刊登。谢谢! 科大5910-2班同学

    2004-11-24

  • 中国科大64级数学系校友纪念相识四十周年回母校聚会

    二ОО四年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中国科大641班学友重返母校,欢聚一堂,盛况空前。铜陵一别,故人星散,转瞬三十四年矣。重睹学友丰采,唏嘘扼腕;感念母校教导,敬意顿生。心潮难平,几不成寐。不揣浅陋,乃拂纸命笔已记之。 老友重逢忆当年,东风永恒吹玉泉。 曾公“打洞”说矩阵,温师举旗论红专。 有幸同窗应颂党,无缘共读岂怨天。 从来英雄出逆境,人才济济今团圆。

    2004-11-23

  • 翁征宇教授(782校友)获清华大学首届“杨振宁讲座基金”

    为了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科学人才,近日,清华大学决定设立“杨振宁讲座基金”,用于聘请国际著名教授及杰出年轻学者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潜心从事科学研究。翁征宇教授(782校友)获清华大学首届“杨振宁讲座基金”。 在庆祝杨振宁教授八十华诞之际,为表达对杨振宁教授对科学进步的贡献及其推动中国科学发展不懈努力的尊敬之情,在清华大学设立“杨振宁讲座基金”。共同用于高等研究中心聘请国际著名

    2004-11-15

  • 李政道讲座(2)——文小刚(772校友)浅释弦-网凝聚,探索光与电子的可能来源

    [文小刚:1977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习,1981年以全国最好成绩通过CUSPEA考试,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198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到加利弗尼亚州桑塔巴巴拉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与诺贝尔奖得主施里弗(R.Schrieffer)一起工作。现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怎样获得对大千世界的深刻认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所有的物质都是由100多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2004-11-08

共有 2,3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9 页   当前第 1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