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从来宾市二中走出的普通学生,1998年通过托福考试,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及化学材料硕士、博士连读资格。2001年,他以优秀成绩获“美国材料 研究学会金奖博士研究生”称号;2002年又获美国“纳米科技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2003年,崔屹成为美国青年科学家中一颗耀眼的新星--获美国“米勒”青年科 学家奖,同时被评为2003年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这个个子不高、清瘦精 灵的学子,将这一切归为儿时良好的传统教育。
3月23日,广西来宾市二中举办了一场“最高级别”的报告会——由获得美国2003年“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荣誉称号的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崔屹先生,给同学们讲他是如何当学生、如何走向成功的经验。
这本是一场特别的报告会,但二中的师生却感到特别亲切,因为10年前,崔屹就是该校的学生,与现在正在学校备考的高中毕业生一样,当年的他,也是从这里向理想 冲刺的。崔屹的父亲和妹妹,至今仍在该校当老师。
崔屹说他现在无论回到来宾,还是在国外,都有许多人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但他自己却认为,这一切的到来,都源于当初学习的主动性及父母的正确引导。
快 乐 童 年
3月23日晚上,记者走进来宾市二中崔屹父母的家,崔屹正在与父母聊天。崔屹那谦和的外表,充满阳光的笑容,仿如青春校园里走出的男生。如果事先不说,你绝不会相信这位28岁的广西“男孩”已经取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还荣获了美国“纳米科技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获美国“米勒”青年科学家奖,并被评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成为美国这个高科技国家的青年人才楷模。
然而,虽然离开家乡已有10年之久,但崔屹对自己的童年生活仍记忆犹新。谈及孩提时代,崔屹高兴地说:“童年是无忧无虑的,除了偷偷去游泳回来挨打之外,都是快乐的。”崔屹看着他的父母笑着说,“那是既有民主自由又有‘法西斯’的教育!”崔屹告诉记者:“是爸爸的教育影响了我的一生。”他的家里兄妹4人,三男一女,个个都喜欢吵闹,难有安静的时刻,只要他们在家,邻居常以为屋里有十几个孩子在吵。
崔屹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虽然常常被这些“淘气包”闹得没有“宁日”,但对他们很宽容,只要注意安全,很少打骂。可是,上学之后,做爸爸的却为他们定下了一个“铁打”的规矩:每天必须要做完作业才能去玩。当天学的功课要及时复习,不能拖延。
这个规矩虽然很严,但崔屹他们却都会认真遵守。他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但那时他们家里并不宽敞,两个哥哥和妹妹也要做作业,常常就没有了他的桌椅。于是 ,来宾电影院门前的台阶便成了他的书桌,他常常趴在台阶上,将当天的作业做完之后才回家。
“我现在还是保持着这个老习惯。”崔屹说,他现在每天还是坚持及时复习当天功课、完成制订的科研任务才会休息。
崔屹不仅聪明,还特有韧劲。他的中学同学告诉记者,崔屹刚上初中时,长得还很瘦小,却在校运会上报了1500米长跑项目,成了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比赛开始后,一群高矮不一的运动员拼命向前冲云,跑了几圈下来,一些选手慢慢地落在后面,有的甚至退出了比赛。跑在最前面的一位一米八几的高年级选手,和紧随其后后、一米四几的崔屹,成了那次校运会上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大个子选手想将距离拉开,撒开大步加快了速度;腿短许多的崔屹却紧追不舍。最终虽然是大个子取胜,但师生们却将掌声送给了崔屹。
中学六年,崔屹都是在来宾二中度过的,二中是所普通中学,中考时崔屹的成绩已远远超过重点高中的录取线,由于家里的经济较为困难,为了不增加父母的负担,他选择了留在父亲执教的二中学习。
学习上他从来不认为普通中学就要比重点高中差,更不认为自己逊色于重点中学的学生。高中三年,他总是认真钻研,主动学习,1993年高考时,他果然不负重望,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他说,无论是大学还是后来在哈佛学习,他都用父亲教给他的“当天的学习当天完成”来约束自己,也因此一步步地帮助他走向成功。
创 建 新 目 标
崔屹说,在考取中国科大的当初,他的确十分兴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这种高兴劲很快就被大学里的现实镇住了——科大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尖子生,聪明的脑袋在这里已不太“优势”。崔屹说他赶紧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这与中学完全不一样的一切,并且重新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和新的理想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崔屹发现自己十分喜爱所学的化学专业,每一个实验、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会让他兴奋不已,他决定将探索这个领域的奥秘,当成是自己的毕生追求。毕业前夕,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毅然决定报考托福,出国深造。
1998年,崔屹以优异成绩在科大毕业,并且顺利通过托福考试,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及化学材料硕士、博士连读资格,主攻属于世界前沿学科的纳米技术。
但是,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学子来说,每一个成功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代价。哈佛大学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天堂学府”,崔屹不仅凭自己的实力考上了这所“天堂学府”,而且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但出国的费用还是让他为难,他的父母为了给他凑路费,将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才让他得以成行。从踏上哈佛大学开始,他就开始了勤工俭学,帮助教授查阅文献、作技术资料翻译之类的文书工作,换取一些费用。但尽管艰苦,崔屹却是一个传统的孝子。刚到异地他乡,有太多的东西要添置,可他打工的第一份收入,未给自己买一样东西,就寄回了家中……
哈佛大学虽是学子们的“天堂学府”,但压力都非常大。一方面学习强度大,研究任务重,另一方面学生们还要做助教,常常凌晨一两点钟才能休息,有时早晨四五时又得起床,刚去时很多人都适应不了。而中国学生所承受的还有生活上的考验——因为没时间做饭,他们常需要吃冻饺子,吃得多了、腻了,一闻到冻饺子味就想吐。
崔屹说这些对他来说,还容易忍受,最受不了的是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动不动就带着轻视的口吻对你说话。一些中国留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受不了,最后不得不转学或退学了。崔屹说他将这种行为看成是对自己意志的挑战,并决意要做出点成绩来,让那些有偏见的人看看。
崔屹喜欢体育,更喜欢讨论,勤于思考,每天做完实验,总要想一想:究竟怎么回事?规律在哪里?他酷爱读书,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些从小培养成的良好习惯,不仅让他克服了初到哈佛的困难,还使得他在众多新生中脱颖而出。“”
崔屹在哈佛参加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是与几个美国博士生一起合作的。在这个研究小组里,崔屹个子最小、最瘦。一开始,导师对这个清瘦的中国留学生并不看好,但崔屹积极的态度,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饱满的团队精神,很快成了项目小组的领头人,导师不得不刮目相看:“崔,你很主动,很不错!”
凭 毅 力 锻 造 英 才
崔屹在哈佛的导师,是纳米应用领域赫赫有名的查尔斯理博教授。1998年这位38岁的导师领导着一个二十多人的实验小组,其中有九名中国学生。
崔屹是癌症诊断课题的负责人,带领小组部分成员。在哈佛,崔屹带领着这个实验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经常是每天工作17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四年间,这个小组在纳米传感器、纳米电子线路和利用纳米技术,发现早期癌症等方面获得3项国际专利,崔屹本人也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除实验小组获得的3项专利外,他在半导体纳米线的掺杂和纳米器件制造、P纳米线和相关器件应用、逻辑和其它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共获得了6项美国、国际专利;在《自然》、《科学》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2002年春天,哈佛大学学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他的事迹,称其为哈佛的“牛”人。
崔屹说,在哈佛的日子,影响他不断进步的是他的导师及化学系的其他教授。他们都非常热爱科学,富于献身精神。崔屹所在的化学系,至少有4名教授曾经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他们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工作。有的教授80多岁了,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对很多相关学科也有深厚的造诣,可是他们还经常到实验室来做研究,和学生一起热烈地讨论。崔屹说,那些白发苍苍、充满智慧的身影,总是让他感到震憾,同时也坚定了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
2002年,崔屹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夕,其时查尔斯理博教授已利用实验小组研发的纳米技术专利建立了公司,并聘请崔屹做顾问,但崔屹却向在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顶尖位置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了博士后研究申请。有人感到奇怪,崔屹却有他的道理:对于纳米技术,哪些方面可能会有突破,他心里基本有数,他打算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就申请做教授,建立自己的研究实验室。他渴望有一天,作为中国人的他,干出更大一番事业来。
2002年秋天,崔屹顺利通过申请,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朝着他的又一个目标进军。
成 功 来 自 好 家 教
也许是因为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对于取得的成就,崔屹博士总能保持着一种平常心态。采访时,崔屹多次说起:作为科学家,他是为纳米技术研究发展不断奋斗的个体;但作为崔屹,他是个中国人,是那个惦记着父母的孩子。身在海外,他时时关注着祖国的发展,美国在纳米应用研究领域中享有资金和人才优势,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与美国相比,其他国家则主要处于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阶段。崔屹说他只要有机会,就会回到国内,与同行交流,促进中国在纳米技术研究的发展。
崔屹博士这次回国,与上次已相隔3年多,可说是“荣归故里”。他回到家的第2天,就到母校足球场上过了一把“瘾”,在球场上不时传出的爽朗笑声,让人难以想象他在科学界已是个声名远播的人物。
崔屹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他的性格中的坚毅、果敢、爽朗,都是从小养成的,是父母的宽容所铸造的。他说在哈佛、在美国,见到过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成功,也都来自他们优秀的性格品质和严谨、拼搏的精神。这让他想到了更多的东西——东西方教育的差异,相比之下,国内的教育显得不够宽容。
崔屹说美国的小学生,大多都是在娱乐中学习,教师及学校都充分培养他们的个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绝没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这让他们的个性从小就获得了自由发展,独立能力很强。他们进入中学之后,每年也有不少的考试,大学的升学也都需要通过考试录取,但他们考的往往是个人的综合能力、发展潜力,对一个人才的评价,更合理一些。
“他们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诚实、比如信誉。”崔屹说,那里的学生无论是做什么事,都将自己的责任看得很重、很认真,再苦再累的工作、学习,都必须坚持挺过去。可从小在父母、老师的百般庇护下成长的许多中国留学生,却难以做到。特别是一些在国内很优秀的学生,到了哈佛之后,就难以适应,最后不得不以退学结束,这让他十分惋惜。
崔屹说这次回国,广西大学、广西工学院等大专院校也请他去作报告,他说他最想讲的,就是想提醒人们应该将“教书”、“育人”并重。因为好的学习、好的研究,必须要全面优秀的人才能完成。
[《中新桂林网》罗素玲 刘臻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