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校友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1月12日上午,在温州举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

据校友总会不完全统计,我校朱美萍 (SC03002)校友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陈蓉(9614/9620)、汪萌(9900)、柴人杰(0008)、王伟(0019)、方璐(0306)、 邓海啸(SC04023)、王博(SC05022) 六位校友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朱美萍(SC03002),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激光薄膜技术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激光薄膜面临的激光损伤、膜层应力和厚度控制、稳定性等难题。发表论文8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6)、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15)、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10)、中国专利优秀奖(1/4)、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担任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光学薄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学学报》编委、《光学精密工程》编委。

陈蓉(9614/9620), 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分别在美国应用材料和英特尔研究院担任高级技术职务。2011年回国,加入华中科技大学至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校九三学社副主委。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华中科技大学柔性电子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特聘教授。

担任第十一、十二届湖北省政协委员(优秀委员),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武汉市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欧美同学会秘书长,湖北省妇女人才促进会副会长。

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2015),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11),2021年“科学探索奖”获得者。从事微纳制造的前沿交叉领域,开展原子层沉积方法、工艺与装备的研究。承担国基金重点项目、973青年项目等多项微电子与新能源相关项目,在Nat. Comm.,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Small,Sci. Bullet.,IJEM,OEA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主编撰写中英文出版物3部,获授权专利80余项、含10余项国际专利。兼任中国工程院Engineering期刊青年通讯专家、美国真空学会JVST A&B Editorial Board member、爱思唯尔PhysicaB期刊编辑等。以排名第一荣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北省专利奖、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奖、入选2020“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等。在国际上,获得IEEE SMC杰出学术贡献奖、日内瓦发明展特别金奖、金奖等,并代表中国,在国际标委会上发起“原子层沉积”相关标准。

汪萌(9900),199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安徽省人工智能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会土(IAPR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专项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总体组专家、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论文被引用两万余次,2016至2022年度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担任或曾任IEEE TPAMI、TKDE、TMM、TCSVT、TNNLS等期刊编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

33327

柴人杰(0008),200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生物科学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获美国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生物医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3年于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课题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院长奖励基金和美国听觉健康基金会资助,并两次获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系(第2届和第3届)研究成果讨论会优秀研究成果奖,两次获美国耳鼻喉研究学会(第34届和第35届)年会博士后旅行奖金。

2013年8月受聘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年获国际内耳研究学会第57届年会优秀青年研究者旅行奖金 。

2015年6月获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8月获江苏省“双创计划”资助,2016年8月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此外,柴人杰教授还获得科技部青年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重点项目,教育部留学人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计划,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东南大学优青培育计划等研究项目的资助。

王伟(0019),2004年和2009年分别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和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3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11月入选国家“青年计划”,2013年12月起任南京大学教授;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7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先后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2015)和双创团队领军人才(2018);在Nature Chemistry, PNAS, JACS, Angew. Chem. Int. Ed., Anal. Chem.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纳米电化学、单颗粒化学成像与测量、单细胞和单分子分析检测等,致力于通过微纳尺度的化学成像与测量发现新的科学现象,揭示新的科学规律,不断推动对微观化学过程的认知极限。

方璐(0306),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获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场智能成像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出了非结构光场感知新原理,研制了扫描光场元成像传感器,攻克了空间-视角固有矛盾,实现十亿像素级动态光场成像。代表性工作发表于《Nature》及系列子刊《Nature Photonics》、《Nature Methods 》和IEEE TPAMI等。主持NSFC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2030重大项目。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62项。担任OPTICA、IEEE TIP等国际期刊编委。相关工作获2021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名,由当届获奖者中产生的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者不超过10名。30多年来,已有约150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邓海啸(SC04023),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加速器物理与激光技术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教研室主任、中国核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副主编。

长期从事加速器先进光源研究,在The Innovat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Photonics、Advanced Photonics、Optica、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等学术期刊、会议发表论文160余篇。同时,参加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大连极紫外相干光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装置的实验与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系统负责人、分总体负责人。

先后主持: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2010)、青年科学基金(2012)、面上项目(2011、2017)、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重点项目(2019)、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上海市基础研究特区计划(2021),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青年团队(2022)等多个项目。

先后获得:The Young Investigator FEL Prize、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希望杯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杨福家核科技科学普及奖。

先后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创新人才。

王博(SC05022),现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超新星前身星研究。Ia型超新星测距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从而推论出暗能量的存在。但其前身星仍不清楚,这将影响测距精度,并阻碍精确宇宙学的发展。提出了Ia超新星的氦双星模型,解释了约占总数一半的年轻Ia超新星如何形成的难题,模型预言的超高速氦星被近来的观测所证实。在国际主流天文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成果写入Springer出版社《超新星手册》等9部国际专著及教科书。

获2022年国家杰青。曾获2013年国家优青、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4)。中科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负责人。入选爱思唯尔2020、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英国物理学会(IOP)出版社2020高引榜单。

中国青年科技奖

1987年,为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解决科技人才青黄不接问题,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下,“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设立。该奖项后于1994年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用于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名,由当届获奖者中产生的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者不超过10名。30多年来,已有约150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