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联合南京欧美同学会举办“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专业论坛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校友会与南京欧美同学会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专业论坛在南京建邺区圆满落幕。论坛以“政产学研用协同,赋能产业新赛道”为核心,以“人工智能产业对接”与“项目路演科技赋能”为路径,在建邺区河西中央科创区阿里中心、金鱼嘴基金街区两大核心载体依次开展,为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动能。

聚智:科创对接绘蓝图,“科创+金融”双轮驱动显实效

上午场,以“人工智能产业对接交流”为主题,在阿里中心拉开帷幕。参会嘉宾实地考察河西中央科创区,直观感受区域创新活力。“科创+金融”双轮驱动战略布局,与中国科大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科研优势高度契合,也与南京欧美同学会“汇聚海归人才、服务创新发展”的定位形成共振,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阿里云智能集团专家李造受邀作专题分享,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解决方案及未来产业展望”,从技术迭代、场景落地、生态构建三个维度,解析大模型如何赋能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在场校友企业代表,结合AI算法、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展开深度交流,针对“AI+低空交通管理”“大模型+产业数字化转型”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为后续项目合作搭建起技术对接桥梁。

赋能:项目路演亮“黑科技”,战略合作启校地协同新篇

下午场,聚焦“项目路演与资源对接”,在南京金鱼嘴基金街区盛大举行,9个“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领域的硬核项目集中亮相,吸引江苏高投、深创投、南创投等20余家创投机构参与,部分机构更是从上海、杭州、合肥等地专程赶来,现场座无虚席、氛围热烈。

战略签约:多方协同,筑牢创新生态

活动伊始,即展开“建邺区河西中央科创区—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南京欧美同学会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明确将在三大领域深化合作:一是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整合校友企业、科研团队资源,为科创区导入技术成果与高端人才;二是南京欧美同学会发挥海归人才优势,为项目落地提供国际化视野与资源链接;三是建邺区河西中央科创区以“政府搭台、政策赋能”为核心,提供场地、资金、政策等全要素保障。此次签约标志着“校地+人才+产业”协同创新模式正式落地,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项目路演:“AI黑科技”引领新赛道

本次路演的9个项目中,4个由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组织推荐,涵盖低空经济、医疗健康、智能装备等领域,展现出“技术突破性强、应用场景广、产业化前景好”三大鲜明特点:

——“低空经济新物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项目,填补国内载人低空交通装备空白,未来有望实现“打飞的上下班”的场景落地;

——“国产替代硬核技术”:单光子激光雷达项目,攻克“全天候、低成本”技术难题,雾霾天可实现大桥“CT体检”,成本较传统设备降低70%,实现关键技术国产替代;

——“民生科技显温度”:心血管疾病早期智能预警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疾病早筛,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AI+多领域赋能”:“AI招聘官”“疫苗打印机”“应急调度云”“全流程三维智能”“军民两用低空激光通信系统”“全链路AI媒体电商内容生成引擎”等项目,分别在人力资源、生物医药、应急管理等领域开辟新场景,体现AI提升行业领域效率的最新科技,彰显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价值。

中国科大校友,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骆敏舟教授、苏交科投资总经理孙旻担任主点评嘉宾,从技术成熟度、市场潜力、产业化路径等维度为项目“把脉支招”。在场校友企业表示,校友会的平台优势让项目快速对接上河西中央科创区的政策资源与资本力量,为后续落地发展扫清障碍。

未来可期:校地协同筑高地,助力南京科创中心建设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服务地方、赋能校友”使命的生动实践,更是建邺区“构建创新生态、集聚优质资源”的重要成果。

建邺区河西中央科创区负责人表示,科创区将持续优化“人才引领、资本助力、产业集聚”的创新生态,期待与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南京欧美同学会深化合作,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与人才落地。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徐斌会长强调,作为连接母校与江苏地区的纽带,校友会将继续发挥“校友推荐人才、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优势,推动更多中国科大科研成果在江苏转化,助力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赛道发展。南京欧美同学会负责人则表示,将以“留学报国 海创金陵”品牌活动为依托,持续为南京导入国际化创新资源,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未来,三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探索“技术+人才+资本+政策”的融合路径,为南京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