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多位校友获奖

2024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8月26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49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据校友总会初步统计,中国科大张强锋(96少)、姚方(9617)、向红军(9703)、胡隆华(9713)、薛向辉(9807)、汪萌(9900)、伊成器(0108)、刘连庆(SC0210)、方璐(0306)、范峰滔(SC0303)、蔡峥(0402)十一位校友入榜。

张强锋(96少),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2000年在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2006年获博士学位。致力于新兴的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研究。我们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进行结构生物学、基因组学、RNA生物学等技术开发和科学问题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并不限于RNA结构组技术及算法、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及算法、基于冷冻电镜的蛋白质结构建模等。

获奖理由:

探索RNA三维结构智能预测及小分子干预方向。

姚方(9617),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概率统计系主任、统计科学中心主任。2000年在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2003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博士学位。国际数理统计学会(IMS)会士、美国统计协会(ASA)会士、国际统计协会(ISI)当选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结构数据分析,包括函数型数据、高维数据、流形和非欧数据等;融合机器/深度学习的方法理论、微分方程等机理模型建立可拓展的统计学习与推断;涉及函数型、高维数据与微分动力系统等在生物医学、人类基因组学、神经影像学、金融和经济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应用。由于在函数型数据分析领域所做出的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2014年获得由加拿大统计学会和数学研究中心联合颁发的授予博士毕业15年内做出突出贡献的统计学家的 CRM-SSC奖。

获奖理由:

探索深度学习与机理驱动的大数据统计推断。

向红军(9703),复旦大学教授,2001年在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2006年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凝聚态物理,包括磁性、铁电性、多铁性、纳米材料的理论计算研究、计算方法发展及程序开发、机器学习方法在计算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等。

建立了自旋序诱导多铁性的普适模型,发现了多种多铁性新机制;建立了计算磁相互作用及磁电耦合强度的四态法,已被国内外同行广泛采用;自主开发了材料性质分析和模拟软件包(PASP),已被国内外多个研究组采用。迄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其中Phys. Rev. Lett. 30篇。

获奖理由:

探索强光场下物质新状态及磁电耦合性能、设计出性能优越的磁电材料。

胡隆华(9713),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1年在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2006年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环境气流、微重力等条件下火灾动力学行为的基础研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基金委“优青”;连续入选2014-2018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担任Fire Safety Journal、Fire Technology和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编委,Fire Technology高层建筑火灾安全专刊(Special Issue on Fire Safety of High-rise Buildings)和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隧道与地下空间火灾安全专刊(Special Issue on Fire Safety of Tunnel and Underground Space)的Guest Editor,第38届国际燃烧会议(3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bustion)火灾研究论坛共同主席(Fire Research Colloquium Co-Chair),并于2017年当选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ire Safety Science)副主席。2020年当选国际燃烧学会会士。

获奖理由:

探索空间特殊不同重力环境火灾科学方向。

薛向辉(98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2年在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高层大气与激光雷达遥感方面的研究,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间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年8月留校被聘为副教授,2011年聘特任教授,2014年任教授,现为科技部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

获奖理由:

探索近地空间风场时空演化感知新方法与建模。

汪萌(9900),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2008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先后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011年8月任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1月起先后担任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执行院长、院长及软件学院院长等职务,2019年12月兼任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与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2023年6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及多媒体信息处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会士。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

获奖理由:

探索基于多模态交互的心理障碍辅助诊断与干预。

伊成器(0108),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5年在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研究员,2022年5月,获得“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青年创新奖”。

致力于DNA/RNA修饰及去修饰的生物学通路、功能和机制研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综合运用包括化学生物学、表观遗传学、核酸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手段,旨在揭示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的新颖功能和调控机制。

获奖理由:

探索建立RNA修饰编辑的新工具,探索疾病干预的新方案。

刘连庆(SC0201),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2005中国科大代培)。开展微纳操控技术研究,操纵生命介质与机电系统在分子细胞尺度融合,创建跨介质类生命系统,推动机器人由仿生学向类生学发展。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Soft Robotics, Small, IEEE Transactions等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发表论文100余篇,16篇论文被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bioScience, Engineering, Small, Lab on a Chip,Biophysical Journal 等选为亮点/封面。曾获得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IEEE RAS Early Career Award)、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人物、首届熊有伦智湖优秀青年学者奖、辽宁省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荣誉奖励。曾任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副主席、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发展规划委员会成员、IEEE纳米技术学会生物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获奖理由:

探索尺度跨10个量级异形曲面超精密测量和操作。

方璐(0306),清华大学教授。2007年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光场智能成像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出了非结构光场感知新原理,研制了扫描光场元成像传感器,攻克了空间-视角固有矛盾,实现十亿像素级动态光场成像。代表性工作发表于《Nature》及系列子刊《Nature Photonics》、《Nature Methods 》和IEEE TPAMI等。主持NSFC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2030重大项目。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62项。担任OPTICA、IEEE TIP等国际期刊编委。相关工作获2019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2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获奖理由:

探索光计算光场智能成像理论与关键技术。

范峰滔(SC030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3-2006中国科大代培)。长期从事催化剂及反应过程的原位、动态先进成像表征研究,尤其针对高效光催化分解水的重大挑战——电荷分离的瓶颈问题,发展了空间分辨的表面光电压成像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材料电荷分离的成像研究,揭示了内建电场重排、不对称光照、缺陷分布以及助催化剂组装等引起的复杂电荷分离机制与光催化分解水之间的本质关联;通过发展“时空接力相机” 实现光生电荷转移过程的全时空动态追踪,“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全时空图,为进一步诊断和突破光解水的瓶颈问题提供重要解决手段;研究工作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在Nature, Nature Energy, Nature Comm, Natl. Sci. Rev., Angew Chem., Nano Lett., J. Phys. Chem. Lett., Chem. Soc. Rev.,Acc. Chem. Res.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多次应邀在Faraday Discussion,高登会议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1年,第四完成人)。

获奖理由:

探索实现跨越固液相界面的电荷传输过程成像,精准诊断电荷利用瓶颈问题。

蔡峥(0402),清华大学副教授。2008年在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早期星系宇宙学。特别地,他在z= 2–7 的早期星系、宇宙大尺度结构、与星系际介质的观测方面取得了进展,发表的多篇论文为星系宇宙学理论提供了新的重要限制。他在国际竞争激烈的重大天文设备(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ALMA亚毫米波阵列、KECK等)申请中获得大量观测时间。未来,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宇宙早期的星系宇宙学;基于人工智能的光谱大数据分析。同时,他也积极参与下一代6.5米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的建设。

获奖理由:

探索利用全波段观测,深入理解气体如何驱动星系演化。

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