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报 道:同 是 科 大 人,同 怀 科 大 心

[编者按:中国科技大学向来以理工科见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令人骄傲的精英,但科大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渴望与追求依然强烈。 10月29日晚,2003年海外校友代表团的成员与科大师生举行了一场“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座谈会。大家面对面开始问答方式的交流,没有拘谨,没有隔阂,气氛十分和谐、融洽。同是科大人,同怀科大心。人文学院副院长汤书昆教授主持了座谈会,程艺副校长、鹿明副书记、校团委书记董雨、人文学院的胡化凯、秦裕芳、周先稠、潘正祥老师、教务处副处长李蓓、校友总会郭胜利老师等参加了座谈会。]

下面是学生记者团记者00级李玲 pb00018020 采访的通讯报道“海外校友交流会”

------------------------------------------------------------------------

一声“大哥”,我们都是科大人

10月29日晚。耳边还留着当晚联合利华西区宣讲会的余音,我的脚步已匆匆赶回东区。快八点了,即将开始的海外校友交流会真让人期待。我正要加快脚步,冷不防背后响起一句:“同学,请问去陶瓷艺术中心是从这里走么?”“对啊,一直走就到了。----我也正要去那边。”那就一起走吧。夜色中看不清来人的模样,听声音感觉挺亲切。他说:“还真不好找呢.---只记得好像是说在操场的北面。”“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在哪,向同学打听才知道的。-----你也是去听校友交流会的?”“啊----,”他似乎怔了一下,笑了,“对,我也是。”我觉得有点奇怪,仔细看他一眼。咦?看起来年龄不小,而且言行举止自然轻松,没有一般科大男生跟陌生女生讲话时的拘谨。我有点怀疑:“你是科大的学生吗?看起来----”“嗯---, 曾经是。”“哦?”我的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又惊又喜,“难道说---,你就是今天交流会上的校友?”他笑着承认了。我也笑着一抱拳,尊称一声:“学长。”一边笑一边聊着,快走到会场了。我忽然想起来:“啊,您贵姓?”“姓丁。”“哦---,那我是叫您丁先生,还是---丁大哥?”“叫大哥吧。听着亲切。”“好,丁大哥!”我们都笑了。

周围还有更多的人也在笑着聊着。远方归来的学长们在笑着,三三两两漫步在陈列室里,称赞学弟学妹们的件件佳作;到场的校领导和老师在笑着,谈论着科大的骄傲与自豪,感叹着它的过去和现在;来参加交流会的同学们在笑着,敬佩的目光追随着学长学姐,坐在一旁静待着开场。

会场不大,整洁而雅致。大家把树桩形的凳子挪到中间,随意的围坐到一起。接下来是主持人亲切的开场白,邀请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学校素质教育的改进;程艺副校长简短的发言,坦言科大在素质教育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又生动的追忆起当年科大的自己对人文教育的渴求,而老师上课时附带提到的“林妹妹”又如何深深吸引了全班同学;校友代表团团长由衷地赞叹陶瓷艺术中心的学生作品,还说如果当年有这么有趣的事,他说不定会放弃自己的专业改学陶瓷了。笑声中大家开始了问答方式的交流。外面秋夜清凉,屋内笑语温暖。面对面,大家都是真诚的朋友;心比心,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没有拘谨,没有隔阂,同是科大人,同怀科大心。

身在异乡为异客

谈到在海外学习的收获,校友们共同的一句话是:开阔眼界。 谈到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每个人都感叹:融入是不可能的,理解是可以努力做到的。 在出国留学问题上,他们认为:目前国内的发展速度提供了大量难得的机遇,留在国内成功的可能性往往高于国外。

国外经历的影响对每位校友都是深刻的。特别在他们出国的那个时候,对外界知之甚少,而国内外反差又非常大。正如一位校友所说的,看到了差异,就会受到刺激,促使我们去思考,去了解,去包容。

然而文化的差异却是无法消除的。有位校友说,他在美国已经呆了17年了,至今仍然没有真正融入那个社会。就连他的小孩----在美国出生长大,按理说是不存在语言障碍的----在学校的好友也只可能是背景类似的家庭的子女。其他校友也觉得,大多数在海外的人都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社会。 差异总是存在的, 融入是不可能的,理解是可以努力的。面对文化差异,要经历一个“从了解文化差异,到包容别种文化,进而展示本族文化”的过程(study---tolerate---present)。学会与人沟通,从而理解他们的想法,自己做出分析判断:那些可以接受,那些只采取包容态度,同时也要在比较中明确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试着让别人去理解,去尊重。因此在大学期间多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使自己有明确的文化信念, 将会大大有利于应对文化差异。有一点让远方归来的学长们尴尬的是:他们在国外好不容易适应了差异,如今回国反而不适应。国内整个文化氛围的变更,带给他们的冲击比当年初到国外时更大。有位校友说,他们现在是夹在不同文化的中间,成了“边缘人”。

对于出国的问题,校友们建议大家不要盲目,绝对不要为了出国而出国。出国当然可以开阔眼界,但同时也失去了目前国内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所以在出国的利弊问题上,大家要考虑清楚再行动。比如是否出国读MBA的问题,有校友提出:如果出去读,就一定要去最好的学校才有价值,否则不如留在国内。其实读MBA价值不在于课堂上学到什么,而在于借此机会建立私人的关系网络,以后事业上容易合作。读MBA的学生往往成绩只拿B就认为可以了,课余时间都用来开Party, 交朋友,发展个人关系网。只有去顶尖的学校读MBA,结识的同学今后才会是业界的一流人物,对今后的发展才会大有益处,出国读书花的钱才会值得。

学校不是工厂 从原料到成品

工厂里出来的是成品,是什么样以后就什么样;但大学不是这样。大学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素质教育,它并不决定一个人今后的道路。素质教育让学生打下各方面广泛的基础,以后才能有广阔的发展选择。其中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包容的态度,则是一个人无论投身哪个行业都必须具备的素质。这是各位校友从他们的亲身体会,尤其是转行的经历中得出的一致结论。

他们现在几乎都离开了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其中不少人还转行了很多次。而且这种现象在其他学校毕业生中也非常普遍, 而且有的人改行后的工作与原来的专业毫不相关。比如交流中提到的一位科大79级力学系的校友,毕业两年后却以诗人的身份扬名全国。当晚到会还有一位原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学理工的他如今正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其实在大学毕业后,由于成长中自身想法的更新,外界机遇的变化,人们改变方向是很自然的事。而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之一,就在于它能为学生今后转换方向奠定基础。大学教育中专业素养其实只是一小部分,日后转行时技术方面的知识补上去也不是难事,真正决定成功的反而是其他方面的素质, 包括个人的胸襟,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学习方法,利用资源的能力等等。有位校友甚至说,其实读书是最简单的事了,做个好学生比做什么事都容易。但想要成功就不容易了,那需要各方面的素质。

与人沟通的能力是各位校友一致强调的。科大出去的学生大多数在这方面很欠缺,他们自己当初都因此绕了很多弯路,经受了很多挫折。有位校友说他当年进公司,一开始就接受了整整两天的训练,专门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只要先学会与人打交道,才能开始工作。那些知识令他终身受益。有位校友提出,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而做人要“外圆内方”。学习和工作中要积极创新,与人交往中还是少创新为好。要与别人打成一片,把所有你可以团结的人团结在一起。否则,得罪光了人,即使你有本事,也没人来承认你。

在个人修养方面,有校友提出要注重培养一种包容的胸怀。他以自己为例,认为科大的学生思想上往往显得狭隘,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甚至走极端。这样其实反而局限了自己的发展。比如他看到不少科大校友对于做官的和演艺界的人似乎非常不屑,对当官的科大人也很不认同,对他们的评论往往过于偏激。当官也可以做好官,而且各人有各人的理想,未必科大人就必须执著于科技工作。

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也是成功的必要前提。中国的学生与国外相比,课程比他们学得好,但做起事来就不一定了。这一点校友们都深有体会。同一件事,中国学生倾向于自己单干,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外国学生懂得怎样巧妙利用各种资源,无论是人力物力,往往事半功倍,做得快又做得好。其实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国外的学生从小学一路“玩”到大学,常常直到大学三年级才会明确专攻方向,所以他们的综合素质很强。而中国学生很早就被限定在课程学习上,成绩虽好,但到了做事的时候,需要的能力绝不仅仅是专业水平。校友们特地指出,因为科大的学生每个人都很优秀,所以大都倾向于独立思考;又很争强好胜,什么事都希望自己做主角。这样很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互相弥补。

心动不如行动

大家都意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究竟怎样发展科大的素质教育,学校应当做些什么,学生自己又可以做些什么,具体有哪些建议。这些问题引起了在座的热烈讨论。几位同学对学校直言不讳的批评,不同观点的碰撞,校友们曾经的亲身体会和建议,还有校领导的虚心接受,成就了一次真正的素质教育交流会。

同学们的问题主要谈及三个方面。第一,建议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如今大家废寝忘食学英语,国文水平直线下滑, 文学修养更不必提。第二,对学生社团给与更多更实质的扶持,在奖学金的评定上增加综合素质的比重。有位同学以他的亲身体会为例,说明在科大创办并维持社团需要极大的心力,同时还不得不承受GPA下滑带来的压力,奖学金的损失和失去保研资格的风险。如果组织社团活动带来的弊大于利,又有多少人投入精力呢?如果一张全优的成绩单就意味了一切好处,那干吗不只关心学习呢?第三,在课业相当繁重的情况下,学习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与许多人交往聊天呢?

但也有些同学提出了不同意见。其一,目前学校的选修课中有不少人文方面的,如果想提高人文素养的话,完全可以自己去听。而如果又开设大学语文为必修课,每个人都必须通过的话,反而可能增加学生负担。其二,参加社团活动对于个人利大于弊。公司招聘时都非常看重应聘者的社团活动经历,参加过什么团队,有无领导能力等等,对成绩反而不是很在意。而且如果时间安排得好---比如说低年级时多参加一点社团活动,高年级时集中精力在专业上加把劲---也可以两方面兼顾的。其三,未必需要整块整块的时间来与人交流聊天, 而可以把握身边生活的点滴来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认识优秀的人。比如说在食堂吃饭,可以试着与坐在对面的同学聊一聊,不费什么时间又可以学会与陌生人交流。其四,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方面已经作了很多工作,我们不应该老是抱怨,老是想着学校应该为我们做什么, 而应该多想想,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每个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每个人都可以尽可能的利用现有资源,为自己创造锻炼机会来培养综合素质。图书馆,选修课,假期社会实践, 各种报告讲座,都是我们可以主动把握的机会。

校友们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其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校方作决策时要通盘考虑。开设大学语文,可能有些同学赞同,有些人不赞同。很多想法实践起来都不像想得那么简单。其二,不单是找工作,出国留学申请对社团活动,实践活动这一点也很重视。并不是成绩代表一切。其三,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关键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所花的时间多少。心中要有培养这种能力的意识,对生活中与人交流的点滴,注意留意,思考和改进。其四,要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等待。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其实也是中外学生的一大差别。

程副校长代表校方对同学们诚恳地说:“虽然大家是对校友们说的,但我们能听出其中的‘弦外之意’,其实说给我们这些所谓的管理者听的。”他很高兴大家能坦率地指出学校的不足之处,不少建议很实际很有用,同时也代表校方向大家检讨,并表示今后一定更努力地去了解同学的心声,满足大家的要求。另外他也认为“天助自助者(God helps who help themselves), 希望同学自己能多努力. “当年毛主席说‘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那么我在这里改一下来用,‘只有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全人类。’” 程副校长的话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有清晰的目标 才不会迷失方向

心里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也是校友们公认的经验总结。为目标奋斗的过程所带来的充实和愉快,是人生最大的奖励。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目标可以是不同的,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但每一个定下的目标都要积极努力的追求,永远要有追求的欲望。即使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应当随时随地做好手边的事。关键是不要浪费时间。

有了明确的目标,行动才不会盲目,面对问题时才会有方向。比如出国就一定要有目标,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才能始终把握住自己,不至于在文化差异的混乱中迷失了道路。校友们同时提出,追求目标的意义并不在于达成目标,而在于追求的过程本身的快乐和充实。正因为是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所以目标本身可以随着人的成长而变化,随着追求的过程而明确。比如你现在有了某个目标,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了解到了新的东西,甚至可能发现这好像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制定出更新更合适的目标,在继续奋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人的自我认识,目标的更新确认,都是不断进化的过程。

同时还有人提出,目标有两种,一种是长远的概括性的“理想”,一般不发生变动; 一种是中短期的具体的目标,因个人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两种经常同时存在,并对个人发展起引导作用。

至于怎样为自己确定目标,尤其是怎样确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校友们建议要多找机会了解和实践。多和不同的人接触,聊天,多找机会尝试和实习,才能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在,才会发现什么吸引自己适合自己。交流中有同学提出,他对身边不少优秀的同学没有什么抱负感到不解和遗憾,也有同学谈到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在平静的校园生活中逐渐磨灭,仿佛打算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做学问过一生;还有同学认为,如果是真的喜欢和适合平静的生活,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有些人是在缺乏变化的生活里呆太久了,失去了激情和活力,出于惯性才继续平淡下去。那样就可惜了。校友们也认为,选择权在自己,但在作决定之前,要了解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想要的生活。

回首昨日 青春之歌

昨天的科大,昨天的学子。心灵的纯朴,执著的拼搏,年轻的热情。过去的往事让在场的同学深深感动。而代表团的唯一一位女校友---胡晓华女士,则用她的亲身体会描述了当年的科大女生。追忆,感慨,笑容,思索,昨天的他们告诉今天的我们,什么最值得珍惜。

“那时候‘三点一线’。”一句简单的概括,大家都笑了。从高考过来的我们也很了解。“学习风气非常浓厚,大家都较着劲。”这是科大本色,时至今日仍是如此,我们点点头。“都说今后一定要成为这个家那个家的。”今天的我们好像没那么单纯统一的理想了。下面的故事就让我们惊呆了。“77级的学生都可以说是疯狂学习。比如说在食堂排队吃饭,三四十人的长队,没有一个人说话开玩笑,大家手里都拿着书。大家满脑子都是学习,有同学到了食堂才发现错把牙刷当勺子拿了。有位女生在图书馆看书,出来的时候她以为是中午,其实已经到了晚上。那时候就是这样拼命学习的。”还有更让人惊讶的。另外一位学长说;“那时候有两位同学的‘怪论’很出名。一个说,我认为‘成家立业’应该改成‘立业成家’。要先立业,后成家。另外一个说,大学是用来读书的,不着急谈恋爱,因为谈恋爱可以一直谈到50岁啊。”全场大笑。

关于科大女生的问题就多了。是否觉得特别,是否变得过于男性化,是否学问太高没人敢要,等等。女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不仅得到胡女士的回答,也令在场的男同胞纷纷发言。胡女士当年在数学系,女生占全班十分之一。她觉得当时对女生并没有什么特别待遇,本人也不觉得男女有什么差别。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告诫她们不要吵架,因为往届有这个问题。再就是女生和男生一起学习,很能激发进取心。至于科大女生是否不够女性化,是否会因为“甲女不配乙男”而造成婚姻困难,男士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了。“我太太就是科大的。男性化我倒不觉得,就觉得她很能镇得住我。(笑)太太学问厉害也很好啊,能促使你更努力,对吧?”还有的说:“依我看啊,男女最大的差别就是,男生脸皮比较厚。太太比自己强,没事,正好!”顿时笑声一片。“记得当年有一次去其它学校,看到一位女生打毛衣。我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科大的女生哪有打毛衣的?如果是以此作为衡量女性化的标准,科大女生还真是不够。但是,我不认为这就能作为衡量女性化的标准。”“我觉得科大的女生特别可爱!”程副校长肯定地说,“我认为既有进取心,又有女性化的女生才是最完美的!”大家热烈鼓掌。同时他也对在座的女生们建议:其实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应该有什么限制的。想得太多,顾虑太多反而不好,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关键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目标。

已近十点,交流会进入尾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觉得今天的会的确非常成功。最后,校友代表团在陶瓷艺术中心的瓷盘陶板上题词留念“ 爱我科大----二OO三代表团”“科大校友团 母校访问 ---胡晓华 二OO三年十月”“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二OO三代表团”。在笑语声中,我也与各位学长作别,心中怀着深深的感动。他们,是科大的昨天,也是科大今天的骄傲;我们,是科大的今天,也一定会是科大明天的骄傲!

(学生记者团 李玲 pb00018020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