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我们班上拥有的头衔最多,我们对他的称呼也五花八门,叫洪总的有之,叫老洪的有之,叫洪哥的有之,直呼其名的有之,但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在见到他时貌似恭敬、语带戏谑的大呼一声“老大”!他就是安徽鸿讯电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洪海洋,也是中国科技大学MBA0602班一名普通学生。
洪海洋是中国科大MBA0602班最年长的学生,他已经走过了50个春秋,也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优秀私营企业家,拥有一个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但在我们MBA0602班所有同学的眼中,他的第一身份仍然是同学。因为是同学,所以我们可以和他调侃只有同学之间才可以的玩笑,这点从我们对他的称呼就可以看出来。
知识渊博,富有激情,勇于开拓,并且和蔼可亲。对于年轻人,他就像长辈一样时刻关心着我们,这时的他就是我们眼中的“老洪”;像一个大朋友,可以没有隔阂的和所有同学成为忘年之交,这时候他又变成了“洪哥”; 分析案例头头是道,对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更有着绝对的发言权,这时候的他就变成了“洪总”;“成为科大学子是我一直的梦想,科大MBA成就了我的梦想!”,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这时候的他又成了我们的同学洪海洋;如果班级要举行活动,经费小有困难,如果同学们想出去打打牙祭,这时自然要叫上为我们买单了“老大”了。
出生于1956年的洪海洋,经历着新中国几乎所有的变革,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他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他进过工厂,当过工人;他进过机关,当过干部。9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市场体系趋于完善,最初的下海浪潮也已过去,失败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已经40岁的他从安徽通信管理局辞职下海,正式成为了“洪总”,只不过那时的“洪总”实际上还至多算个前途未卜的小老板而已。他下海的消息引起了不小震动,很过人不能理解:一个已经过了激情年纪并且在外人眼里很有晋升前途的成功者,却放弃人人想捧的铁饭碗去走个体户的道路。很多年后,他本人在回忆起那段时光时也感慨万千:“最初的路真的很难,加班到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情,需要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化。好在私营企业制度灵活,能在了解市场行情后以最快的速度采取行动。”十年期间,他正是凭着他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将当初注册资产只有350万的企业,发展到今天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安徽移动通信市场的龙头企业,成为索爱、联想等一线品牌的安徽省总代理。
他到科大攻读MBA后,也有人曾问起他,为什么年届50,企业也运营良好,还要那么辛苦的去读书呢?他这么认为:通信行业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地方,市场变化快。一成不变的运作方式是跟不上市场要求的。公司规模上去后,作为舵手的他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需要补充更多的知识了,早就埋在心底的MBA之梦也再度复苏。在中国科大攻读MBA,既能多了解一些最新的知识,重新感受一下当年的学生时代,又能和一群年轻人一起,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自己也变的年轻了,自己心态年轻了对企业发展才更有帮助。
“读书就要有读书的样子”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在学习上他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看不到一点“洪总”的派头:非常认真,不明白的问题,会很谦虚的向老师、同学请教,直到完全了解。和同学相处时,更是没有因为经济、年龄等原因而产生一点隔阂,他完全融入了MBA0602班。可知情人透漏:在公司里,他向来以作风严厉知名,手下人如果工作完成的不好,铁定要挨他批。
不仅和班级同学相处融洽,他还对班级事务十分热心,他一直认为,真正成功的企业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负担的责任。他的这一思想也体现在参与班级事务上:一名同学被派往革命老区金寨县某山区小学进行支教工作,当他得知山区的孩子生活、学习存在困难后,积极倡导、组织并赞助了MBA学员赴金寨的捐赠活动,希望可以为山区的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他认为捐赠不是主要的目的,为的是让山区的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给他们一个梦想的窗口,让他们知道这个社会有很多关心帮助他们的人们。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基础教育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是薄弱的环节,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希望,这是国家的希望。
课余,他喜欢和同学一起聊天,了解他们工作学习情况。特别对于正处于创业期的同学,他更为关心。有好的信息、项目都会首先考虑,并且是无私的帮助。他常说:我走过创业的路,真的很辛苦,当时遇到了很多关心帮助自己的朋友,没有他们就没有鸿讯的今天。我从这个阶段过来,知道他们这时候缺什么,现在我有这个能力,就应该多做一些,年轻人有想法就是好的,看到他们成功了我也高兴。
这就是他,有时是“洪总”,有时是“洪哥”,有时是“老大”,但永远是我们的同学洪海洋。 (作者: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