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近日在“七朝都会”河南开封东京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在开幕式上颁发了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黄授书奖,中国科大天文系王俊贤教授获得该奖项。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刚(右)研究员给王俊贤教授颁发获奖证书。黄授书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授予一名40周岁以下的优秀的中国天文学家。按照惯例,王俊贤教授应邀做了“活动星系的遮蔽与演化”的大会邀请报告,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扬。
王俊贤教授的研究领域为高红移星系、活动星系核和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迄今共发表SCI研究论文56篇,其中大多数工作在国内完成。论文累计被他引一千余次,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他在利用紫外、光学、近红外和X射线波段对高红移星系和活动星系核进行的观测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作为项目科学家(PI)利用欧洲空间局XMM-NEWTON卫星对极向外流宽吸收线类星体进行观测,发现了在X射线波段没有强的吸收,这一结果改变了人们对这类宽吸收线类星体的认识,丰富了我们对类星体外流本质的理解,研究成果被欧洲空间局专门撰文报道。他领导的小组使用国外的4米望远镜,巧妙地采用窄波段测光方法,探测到了大批高红移星系,并发现了红移为5.7的发射线星系的大尺度结构分布,这一结果对我们了解宇宙早期的形成与演化有重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