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梅丽教授,1941年10月14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物理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1978年通过首批出国访问学者考试。1979年7月-1981年10月在英国Brunel大学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研究工作。1985-1991任北航高分子材料教研室主任。1992年晋升为教授。过梅丽教授先后主讲本科专业基础课2门、硕士学位课2门(兼以英语为留学生讲授相应课程)和专业课4门。主编与参编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百万字。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和研究生论文。教学改革中,大胆探索,效果显著。同时积极参加基础性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独著1部,合著2部,译著3部。过梅丽教授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 获奖情况:
2003年 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2002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2002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 成飞奖教金一等奖
2001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建设先进个人
2001年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 航空科学基金二等奖
1997年 高分子物理大专教材一等奖
1997年 思达奖教金一等奖
1994年 长谷奖教金二等奖
1990年 北航教学改革二等奖
1993年 航空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0年 航空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9年 航空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 北航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过梅丽教授所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分子物理实验室,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学习、仿制并改进了振簧仪和悬线式动态粘弹谱仪,从此开始了动态力学热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在近三十年的实践中,过教授对动态力学热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有了一些体会,也获得了一些经验,遂萌生了总结一下的想法。为便于与同行交流共勉,编著了《高聚物与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热分析》一书。
过梅丽教授编著的《高聚物与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热分析》一书,也是至今为止,中国唯一一本介绍了动态力学热分析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工艺研究中的应用的专著。
从教40多年来,过梅丽教授一直非常注重实验教学,精彩的表述与精心设计的实验相得益彰,让同学们感叹“获得的是一种知识的享受”。然而,近几年,她却忧虑地看到,许多学校实验室的质量和数量原本就不够,扩招以后更吃不消了。她说,扩招应与已有资源和新增投入相适应。同时,宽进应伴随严出。
过梅丽教授进一步谈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于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现在很多高校的指挥棒并不把教师的精力往教学上引导。由于办学经费紧张,钱成了第一位的评判指标。为了千方百计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去争项目、拿经费,教师们疲于奔命地填写各种申请表,或被请去当评审专家,浪费的劳动不可估量。论文也是高校排名和教师评职定级的主要指标,一味追求SCI论文数量,为写文章而写文章的风气日盛一日。她认为,不同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必须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理科以理论成果和论文为主,工科应以发明创造、技术成果为主。
过教授以为,引进竞争机制是必要的,但同时要给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的环境,发挥特长,施展个性,让大家各尽所能地努力工作,不宜用划一标准把每一个人都限制在同一模子中,更不宜人为地把不同性质的工作分个高低贵贱,尤其切忌自觉不自觉地制造人人自卫、争名夺利的氛围。有人说,在科研经费和文章面前,教学质量和师德的要求一再萎缩,学校的管理在一次次的量化之中把教学工作挤到了一钱不值的地步。这也许有些偏激,但心情可以理解:如果连学校自己都不重视教学,谁还会对教学重视呢?
过梅丽教授强调,提高知识分子待遇,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是党和人民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重要措施。但切忌用功利主义激发科学家,真正的科学家也决不是用功利激发出来的。敬业精神、学习热情、研究兴趣、不屈不挠探索未知,才是成功的基石。至于献身教学的教师,他们的价值隐含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已经也将继续通过学生的成才,转变为巨大的生产力,无视这一点,决不是唯物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