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中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工作研讨会在哈尔滨市召开


第十一次中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工作研讨会于2010年1月10日至12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黑龙江省教育厅、民政厅等单位领导也莅临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包括“专题报告、分组讨论和大会交流”,会议主要围绕“中国高校基金会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如何规范高校基金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基金的筹措方法;高校基金的管理及保值、增值;高校基金会的工作交流”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

分组讨论中各高校代表们围绕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就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和见解,为今后基金会不断完善,蓬勃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探讨,代表们在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

1、高校要加快发展,除了从政府获得经费、争取纵向与横向科研经费、收取学费外,争取社会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支持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社会捐赠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资金来源。各高校大都成立了与筹资相关的发展委(办)、校董会、基金会等组织机构,几块牌子、一套人马。高校基金会增强了高校的理财功能,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基金会从动议、产生、发展到现在只有短短的10年时间,但是成果是显著的。凡是发展较快、运作稳定的高校教育基金会都是因为有两个积极性在支持:一是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对基金会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二是社会各界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的积极性。

3、高校基金会应树立公益事业形象,坚持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立足于长远。同时扩大捐赠文化的影响力,培养高校学生的捐赠意识,培养潜在的捐赠对象。

4、基金会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队伍建设非常重要,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而且需要深入了解校情。对学校饱含感情。对事业充满感情,我们应建设专业和兼职两支优秀队伍,全面促进基金会的建设和发展。

5、我国高校基金会也要引进国外大学资金筹募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国际著名基金会的交流,以促进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

6、教育基金会旨在为各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募集资金。基金会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认真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开展各项活动,通过有效的管理与运作,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全面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相关规定,基金会应成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使捐赠资金的管理公开、透明;使用公正、公平;程序合法、规范。

7、应建设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用经济和精神两种手段吸引更多的优势人才从事或参予基金会这项工作。

8、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基金会的发展,使各高校的发展工作能够全面开展,各高校之间能够及时交流,沟通,定期召开理事会议,组织各高校对基金会的工作进行交流、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校友总会主任郭胜利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与各高校代表就积极筹措校友基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