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元和校友:推 进 广 佛 同 城 化

2010年4月16日,政协广州市十一届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上午11时闭幕。林元和高票当选为新一届广州市政协主席,与全国政协委员、刚卸任市政协主席的朱振中顺利完成交接。

★ 林元和身任三职兼顾广佛

林元和,2006年10月从广州市委副书记调任佛山市委书记。即日起,他身兼三职:广州市政协主席、佛山市委书记、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将在广州、佛山两头跑。有网友打趣,他的任职,真正体现了“广佛同城”,也将有利于“广佛同城”。

他刚调任市委书记的佛山,经历了5区合并,各种问题纷至沓来:金融危机若隐若现,产业结构仍然以低端的来料加工为主,水泥制造、陶瓷制造、小煤窑等传统制造业正使佛山走在一条越发展越污染的道路上,广佛同城进展也不尽如人意。

★ 1/3土地搞“不开发区”

“环境就是生产力。”这是林元和在佛山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全国第一批搞开发区的城市,上任不久的林元和却提出佛山要搞“不开发区”,划入佛山1/3的土地。林元和的理念是,“不开发区”不意味着不发展,而是不要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引进绿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正是这个理念,使佛山走上了引进和发展现代产业、将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移出去的产业调整之路。鞋厂、纺织厂做起了LED等高新产业;关停了部分严重污染的陶瓷企业,保留下来的做起了“总部经济”———设计、经营等环节留在佛山,生产、制造等环节转移出去。2008年陶瓷业在佛山的产能比2006年下降了38.9%,但产值却提升了33.3%。佛山的“陶都”招牌越擦越亮。

★ 广佛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担任过广州市委副书记、又担任佛山市委书记的林元和深知广佛同城的重要:“佛山的发展目标是‘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佛山’,完全可以与广州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林元和与广州市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一批批跨市工程拔地而起,缩短了广佛两地的时空差距:即将建成的“广佛地铁”,将让佛山市民去天河城和去佛山的东方广场一样方便;广佛城巴的开通、“广佛族”的壮大、两地机动车年票的互认、“羊城通”和“广佛通”的互认……从市政工程到民生工程,广佛同城化的步子正越迈越大。

★ 佛山去年率先实现突围

2009年金融危机寒风凛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林元和却提出:“佛山要率先‘突围’!金融形势不好,对佛山来讲,或许机会大于困难。所以,要一心一意实现突围。”

由于在“两转型一再造”中,早谋快断、下手较准,金融危机中的佛山经过调整蓄势反而逐步迸发出新活力。凭借着抓销售、抓项目开工、抓房地产健康发展、抓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开发服务、项目服务,佛山成功实现“突围”。据统计,去年佛山市的GDP同比增长13.5%,领跑珠三角。

★ 谈广州:“我的户口在广州”

当选广州市政协主席后,当着众委员的面,他说出心里话,“广州是我曾经工作多年的地方,政协是我陌生的工作岗位,我将从这里开始新的起步,认真学习,努力起步,履行应有的职责”。

在当选后的第一场媒体见面会上,林元和谈了对广州的感情,他表示,自己曾在广州工作了7年半,在佛山工作3年半,回来后很亲切。“我的户口一直在广州,在佛山工作期间,也经常回家来住,对广州的情况比较熟悉,对广州的感情也比较深。这次有机会能够再回到广州,为广州的美好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感到十分高兴。”

★ 谈广佛:同城化是战略

他表示,广佛同城化是一个战略,以广佛同城化来推进珠三角一体化。按照规划发展纲要的要求,广佛将在更大范围区域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现在广州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广佛同城化的先行,推进珠三角的一体化,对于广州确立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发展有极其重要意义。

★ 谈亚运:要把市民都动员起来

另外,林元和还谈起了今年广州的大事件——亚运。他说,亚运是今年的大事,广州为迎亚运做了大量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委员这次讨论了很多方面,包括城市建设、穿衣戴帽、绿化等,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他表示,办好亚运,光靠一些机关干部、亚组委还不行的,要把广州所有的市民都动员起来。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还要注意软件建设。通过办亚运,提高广州的知名度、城市的水平、公民的素质,这些提高了,就能办好一个成功的亚运。

★★ 林元和,男,1950年11月生,福建莆田人,汉族,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现任中共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右图:2009年12月20日,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许武代表学校向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校友赠送学校纪念银盘。)

1990年5月后,安徽省阜阳地区阜阳市(县级市)委常委、副市长,阜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兼阜阳卷烟厂厂长;1993年7月后,阜阳市委书记;1995年6月后,安徽省阜阳行署副专员;1995年8月后,安徽省经贸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1997年5月后,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1998年2月后,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经贸委主任、党组书记;1999年1月后,广州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其间:1997年9月-2001年1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2002年12月后,广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03年3月后,广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2005年8月后,广州市委副书记兼市委党校校长;2006年10月后,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广东省委委员;广东省第九、十次党代会代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第十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第八届广州市委委员;广州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广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广州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