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兴 论 坛:欧洲著名汉学家顾彬来中国科大讲座


9月15日晚7时,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应“复兴论坛”之邀,在水上报告厅举行了主题为:《西方学者眼中的汉学及中国当代文学》的报告会。水上报告厅座无虚席,很多热情的听众甚至是站在过道中认真的倾听了顾彬教授时长2小时的精彩讲座。

当顾彬教授以一口纯正的汉语开场时,在现场引起了轰动,掌声如潮,教授以汉语进行了整场报告,他以“对话、交流与认识自己是文化的重要条件”贯穿始终,着重强调了如果文化的主人不敢面对自己就不会成功,文化需要听众来成就。

 作为一个德国人,顾彬教授阐述了1933—1945年德国因交流的封闭而对文学、乃至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讲述了16世纪欧洲人因听说中国悠久历史的存在动摇了圣经真实性而产生的恐慌,也对欧洲汉学,美国汉学,中国汉学的矛盾冲突进行了阐释。更明确提出了要从中国看中国文化,而不是用西方的观点和准则看待中国文化,这种求实务真的态度给了听众极大鼓舞。

以一个学者的严谨与追求真理的本性,顾彬教授直言不讳的指出了当今存在的学术争斗,作家倾向于赚钱,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忘记自己文化本源的弊病。也严肃批评了部分出版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删改图书的不良做法。

顾彬教授对汉学充满了热爱,报告中,他颇有兴致的提起了老子的《道德经》在德国有百余种版本,至今仍有出版社在不断的发行出版,也提到了中国哲学对欧洲许多迷茫作家的拯救性作用。他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与身体合二为一的观点,鼓励当今的人更多的关注中国悠久的汉文化。

在报告会后面的提问环节中,气氛再次达到高潮,从年逾花甲的老人,到有着稚嫩童音的小学生,都向顾彬教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顾彬教授热情而详细地向其作答,掌声一直响彻整个水上报告厅,由于时间关系,报告会不得不在大家意犹未尽时结束,在顾彬教授走下讲台后,许多听众拥簇上去提出了刚才没有机会说出的问题,场面感人,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汉文化的无尽魅力。

精彩的报告会让大家获益匪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汉文化的伟大,为我们悠久的文明而自豪。报告会由人文学院院长汤书昆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