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兴论坛”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讲座,也是“复兴论坛”举办以来的第十三场讲座,著名历史学家、武学大家、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明达教授应邀在我校东区水上报告厅举办了有关《国学热与文化回归》的报告会。
报告会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汤书昆主持,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郭胜利出席报告会并代表学校向马明达先生赠送纪念品。讲座除了我校同学踊跃参加外,还有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教官和学生参加。
马明达先生首先提出了在中国社会转型的今天,国学一面让人们感到很遥远,一面又时时被人们提到,他希望就自己对“国学热”的一些感悟和理解与大家进行交流。他指出,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树立全国第一个孔子像,2005年成立了国学院,引发许多高校的仿效,逐步升温为高校的国学热,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理念甚至已成为治国思想。
针对国学热为什么会出现,马明达先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国学热很大程度上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惊人成绩的同时,却存在着人与自然失调、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道德层面缺失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学术腐败比起政府腐败性质更为恶劣。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几千年来没有形成宗教,靠的是孔孟的道德准则来维系,国学的核心就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而现在的社会问题正是这种价值观的丧失。所以我们要求传统文化的回归,出现了国学热。
马明达先生建议用国学来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他认为,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就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今天我们仍然处在社会转型期,但是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成功的先例作为我们的学习经验,我们可以从国学中得到启发。中国自古“求自然”、“求先人”,在与自然的交流中和对先人的学习中得到启发。他建议我们停下脚步,多读点书、听些讲座。同时,国学还可以促进我国政治思维的多元化,帮助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民主化。
最后,马明达先生又为我们介绍了国学的由来和历史。晚清经历戊戌变法、立宪改革,国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结合中以及社会的转型中发展起来,到了1928至1937年迎来了黄金十年的发展阶段,并在这个阶段重新构建我国的国学系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此外,马明达先生还就大家感兴趣的中医、武术、体育、音乐等传统文化的发展做了介绍。
现场提问环节气氛非常热烈,很多同学就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体育等层面的问题向马先生进行了请教。报告会在同学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会后还有很多同学上台向马教授请教。
“复兴论坛”在继去年的“科学大家论人文”的主题之后,本年度将主要围绕思想文化专题来为大家邀请大师名家来校讲座,敬请关注。
(人文学院、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