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9日,香港理工大学原校长,精进慈善基金会长潘宗光教授莅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走进“复兴论坛”,基于对道家精髓的深刻理解,分享其对中国文化智慧之道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讲座之前,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与潘宗光教授进行了简单而友好的会晤。会晤结束后,潘教授为“复兴论坛”留书题字:“无为而无不为”。
★ 大家之风,文理皆通
人文学院执行院长汤书昆教授主持了报告会,汤教授介绍道,潘宗光教授不仅是一位理学博士,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建树颇深,同时也热衷于公共事务,在香港被尊称为“太平绅士”,潘教授在文化领域也有较深入的研究,曾获得人文学博士的荣誉。
潘宗光教授说,他一直关注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扩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减,对道家、佛家和儒家的精神均有研究。而今天主要基于道家思想,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潘教授说如今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哈佛大学的两门重要课程——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内容均采自老子的《道德经》;英国教育部也将孔子《论语》的内容纳入到其小学课程中。
★ 有为无为,无所不为
在讨论道家思想与生活的关系时,潘宗光教授提到了人们对道德经中“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些误解。“有为”、“无为”、“无不为”是三个递进的阶段。“有为”是基础,“无为”是在条件充分之后,顺其自然的进入到新的境界之中,而“无不为”则是在“无为”之上无所不为。所谓的“无为而治”,即是善用人才的管治设计达到非常有为的最终目标。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中原地产行政总裁施永青等人均是在企业管理汇中充分运用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潘教授在总结时说到,庄子说“外化而内不化”,是说一个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要相协调,同发展。他也向在座的同学们表达了良好的祝愿,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潘教授耐心的回答了五位同学的提问。随后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郭胜利主任代表“复兴论坛”向潘教授赠送了纪念品。
(人文学院 教育基金会 兴业全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