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公布,欧子豪校友入选

9月8日,202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全球入选者正式发布,据校友总会初步统计,我校1100校友欧子豪校友入选,他于2011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获学士学位。

他使用色素分子让小鼠变得透明可观察。

X 射线、超声和其他形式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开刀的情况下观察到人体内部,但 32 岁的欧子豪却采取了一种更为激进的方法:让皮肤、肌肉和结缔组织变得透明,从而使科学家能够看到小鼠体内的器官。

在早期初期,作为生物物理学家的欧子豪对电磁波(如可见光和紫外线)与人体内的纳米颗粒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颇感兴趣。

当光波照射到表面时,会产生散射效应。光波会从一杯汽水的气泡中反射,使水呈现乳白色、不透明的外观。同样,光波照射到人体内的脂质、蛋白质和脂肪上,也会使其变得不透明。

欧子豪意识到,或许可以减少这种散射效应。如果引入一种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分子,那么光就可以在不向其他方向偏转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

随着理论的建立,欧子豪和同事们便开始寻找这样的分子。这种分子必须有效,仅需少量便能实现强大的光吸收(类似于形成一个强大的颜色),而且它也必须是安全的。

欧子豪向一家生产食品色素和调味剂的公司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希望对方提供一些样品,以便在鸡胸肉上进行测试。其中一种常用于薯片、谷物食品和软饮料中的黄色色素的样品,效果显著:它能够吸收光线,减少散射。使用后的几分钟内,它似乎让鸡胸肉变得透明了。研究团队将斯坦福大学的校徽(该研究在此进行)置于鸡胸肉下方,看着它逐渐变得清晰可见。

接下来是活体小鼠。欧子豪和同事们将含有这种色素的乳膏涂抹在小鼠的腹部上,他说,小鼠的内脏器官在“几分钟内”就开始变得清晰可见。“你可以看到肠道、肝脏,有时还能看到膀胱。”他补充道。

欧子豪的下一个挑战是找到一种让人类皮肤(其厚度远超小鼠皮肤)变得透明的方法。为此,他需要找到能够吸收更多光的分子。欧子豪及其同事也在探索改进医学成像的方法。“我们真的希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能够将这项技术用到患者身上。”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