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7校友余青霓投身“神舟七号”科研工作

对于参与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工作的女设计师余青霓来说,“神六”的成功发射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她又要投入到“神舟七号”的科研工作中。

1988年,余青霓从安徽省休宁中学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1993年毕业后,分配到国防科工委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与飞船系统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自此,她与航天与“神舟”结下不解之缘。1999年前,她参与“神舟”一号研制工作,由于工作出色,“神舟”二号飞行试验前夕,她被任命负责“飞船新型冷却液研制”任务。这是余青霓梦寐以求的,同时也是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她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全身心投入飞船新型冷却液研制项目之中。2002年,已是“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室”女主管设计师的余青霓,又领到了研制“神舟”五号飞船舱内“一氧化碳滤除装置”的重任,成为“神舟”五号年轻的设计师之一。

“神六”成功发射后不久,记者便与身在北京航天城里的余青霓女士取得了联系。余青霓笑着告诉记者,由于她不是发射现场的工作人员,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地担心,“但当时的心情应该和全国人民差不多,感觉很自豪和骄傲。”由于工作纪律的约束,余青霓表示“不能透露太多关于工作的具体情况”,只告诉记者,她们主要负责的就是飞船系统的科研工作,“应该说,我们对于自己研制的产品还是有信心的,目前我们已经投入到‘神舟七号’的相关产品研制之中了。”

在大学快毕业时,余青霓报名参加了航天医学研究所的人才选拔,由此进入军队,并与“神舟”飞船结缘。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余青霓埋头一干就是6个年头。余青霓的同事曾经评价她说:“余青霓是搞特种材料研究的,她自己也是特种材料制成的。”最“经典”的事例发生在“神舟二号”发射前。余青霓当时已有8个月的身孕了,但在接到研制飞船新型冷却液的任务后,依然坚持上班,而后的“神舟二号”飞行证明:由她主持研制的课题完全符合技术指标。

余青霓平时为人十分低调。对于外在的夸奖,余青霓时常会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大家都很优秀,虽然大家从事的工作不同,但都是在努力的。”她告诉记者,可能是由于自己从事的这个行业受到媒体关注较多的缘故,“上次有个朋友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我的报道,打来电话说我不简单啊,我都很不好意思。其实这些成绩都应该归功于我们的研究室,我的同事他们都很出色,所有的成果都是大家合作得来的,我个人真的没什么。” 她告诉记者:“我上大学时同宿舍住6个人,现在5个在国外,但我心甘情愿留在这里。能参加载人航天这个伟大事业,这是我一生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