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昌雄、董建、余东三位校友走进第83期校友餐桌

5月3日中午,俞昌雄(799)、董建(799)、余东(856)三位校友走进第83期校友餐桌,和来自各院系的十多位同学共进午餐,追忆母校经典时光,畅谈人生发展历程。

在主持人林少伟同学的简短开场白后,三位校友简单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首先,俞昌雄校友简短分享了自己毕业后读研工作的经历,接着是董建校友谈到自己去美国学习、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最后是余东校友分享了他科大毕业后在中科院机研所从事计算机相关的研究和项目开发,后去日本工作创业的经历。

接着,来自地球空间和科学学院的林少伟同学问道,现如今对于未来感到迷茫的自己,不知是继续深造读博士还是选择出去工作,师兄有什么样的建议呢?首先是由俞昌雄校友,他谈到,人首先要看清楚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发扬自我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其次是董建校友说道,对于工作而言,硕士层次已经绰绰有余了,但是如果你想当教授,搞科研,请你务必继续读博士,因为现如今社会企业的研发和高校科技的发展是不对等的,很多公司需要你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这可能是学校所教不到和学不到的。对于后期而言,缺什么补什么也很为关键,当你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我在人文素养方面、管理机构方面可能相对缺乏,你不妨可以学一个MBA。最后余东校友补充道,对于人生怎么设计,要先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然后要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多和校友交流,积累人脉和经验这是对你人生的一大助力。

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追问,问道创业和进入企业的区别。余东师兄回答道,对于创业,我鼓励大家先去一家公司学习经验和积累人脉,当你有了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管理经验的时候,再出来创业相对来说会好一点。创业之初,相当辛苦,要自己摸索,要组建团队,这就要求创业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智商、情商和逆商,其次,沟通是最好的方法,加强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对方清楚你的意图和目的,从而使得彼此了解。所以余东校友提出一个人生方程式:事业成功的结果=想法(-100~100)×热情(0~100)×能力(0~100)。

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一个钟头了,受益匪浅的同学们与三位校友互加好友,以便后期交流联系,最后进行合影留念。

校友餐桌是校友总会、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校友工作志愿者服务队协办的一项加强返校校友与在校师生交流的活动。在餐桌上,校友和同学们可以面对面亲切的交流,同学们可以就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与学长们交流,校友也可以分享人生经历,为学弟学妹们的成长给予指导和帮助。自2011年开启以来已经举办了83期。

(校友工作志愿服务队 林少伟 供稿)

【校友简介】

俞昌雄(799校友),纳珀森株式会社(日本)CTO董事

董建(799校友),Dr. John Dong spent 10 years in USTC, all in Dept. 9, from 1979 to 1989,which include 5 years in USTC for his bachlor degree, 3 years for his master degree and 2 year teaching. USTC provided him the soli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undation for him to provide technical leadership and/or carry out technically chanllenged projects throughout his career.

余东(856校友),科大毕业后在中科院机研所从事计算机相关的研究和项目开发。后来因为 项目开发原因于1992年来到日本,之后在日本1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从事了视频电话、病毒卡、Linux嵌入等多个项目的开发。凭借着在IT领域里多年积累的经验,并且在日本友人山田先生的积极帮助之下,于2005年创立了IPFRONT公司,目前主要提供Linux嵌入、网络相关的各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