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午,李树芳校友走进第84期校友餐桌,和来自各个院系的10位同学共进午餐,畅谈事业发展历程和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状况。
餐桌伊始,李树芳校友给同学们简要介绍了一下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航天单位的工作情形。他热情风趣的话语迅速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
李树芳校友讲述了一众航天人始终保持热忱的精神,让同学们很受鼓舞。刘李树芳校友说,航天人一直坚持“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传统。航天基地多位于偏僻之地,并且任务繁重,没有强大的毅力很难坚持。李树芳校友也指出,在金融和管理专业盛行的今天,房价飞涨,但是航天人不计待遇,仍然在默默坚守,这就是他们的情怀。李树芳校友也劝诫同学们不管以后在什么行业,都要默默钻研,坚守到底。
随后同学们开始向李树芳校友请教一些有关航天工作的一些问题,从国内发射场的布局与发射任务类型分配,到如今航天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再到太空垃圾对发射任务的影响,他都耐心的向同学们一一解答。李树芳校友还强调了航天工作的严谨性,介绍了几个他们工作中因为操作或管理失误遇到的重大困难,提醒同学们不管是工程还是科研,必须将严谨贯彻到底。同时,李树芳校友还强调了管理科学在航天领域的巨大作用,告诉同学们不管哪一门学科,都可能在看似没有专业交集一项事业中起到作用。
李树芳校友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李树芳校友指出,我国现在的航天事业处于井喷期,从00年左右的几年一次发射任务,到现在一年几十次发射任务。他强调,虽然他们的发射成功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成果,但也要看清仍然存在的差距。他说,“成功不等于成熟,成熟不等于先进。”航天之路仍然漫长。
最后,在谈到同学们的学习与人生规划的时候,李树芳校友特意强调了数学和物理化学实验。他指出,数学在磨练同学们的毅力与钻研精神,物理化学实验能锻炼同学们查找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素质不仅是航天工作所必需的,在很多行业里也是通用的。谈到人生规划,他建议同学们遵从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
(校友工作志愿服务队马俊卿供稿)
【校友简介】
李树芳(9509),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毕业,现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大数据应用创新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软件工程,数据处理,大数据。2000年7月本科毕业后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工作19年来,圆满完成了神舟二号至神舟十一号、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共12次载人航天任务,以及60余次卫星发射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先后被评为中心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2月,作为科技人员代表之一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