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仰望星空的奋斗者 探寻来自暗物质的蛛丝马迹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与空间天文研究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合作的“悟空”号卫星载荷与科学团队带你解锁宇宙暗物质。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与空间天文研究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合作的“悟空”号卫星载荷与科学团队带你解锁宇宙暗物质。
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长征五号遥五火箭点火发射,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拔地而起。散发出炫目的光芒,直上云天,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将计划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一周前,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在转运现场,航天科技工作人员高举红旗,护送长五和“嫦五”出征,展示了航天人对成功...
近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公布了最新一批当选会士名单,据校友总会初步统计,我校校友涂豫海(83少)、杨培东(8812)、李巨(90少)、熊辉(9010)、杨兰(9200)、崔屹(9312)、黄嘉兴(9503)、龙琦(9400/9408)当选。涂豫海(83少),1983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1987年通过CUSPEA考试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系读研究生,1991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94 年加入著名的 IBM ...
查学雷 /Zha XueLei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工程专家。198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负责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十号、天宫一号全部十一次飞行试验。在神舟飞船设计过程中,首次尝试并成功应用数字化模装技术,圆满完成推进舱的总装设计。他在我国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和两次载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中,作为上海航天局参加发射场试验的技术组组长,组织发射场各项测试工作。他的“神舟七号推进舱总装设计”等科研成果荣获国防科学技术二...
日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专业技术学会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了2021年度新当选会士名单 (IEEE Society Report《IEEE Fellows Elevated as of January 2021》),一共新增282名Fellow。经校友总会初步统计,我校六位校友当选。屈钢(8701)199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获数学专业学士学位,1994年、1996年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并...
据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消息,美国东部时间11月19日,高性能计算领域备受瞩目的戈登·贝尔奖出炉。ACM将本年度的该奖项颁给了一支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他们因“结合分子建模、机器学习和高性能计算相关方法,将具有从头算精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极限提升至1亿个原子规模”获奖。获奖的8人团队中,有7张中国面孔。他们分别是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贾伟乐和林霖、北京应用物理和计算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涵、北京大学...
11月24日凌晨,琼北古邑,椰林深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身强体壮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再一次从这里刺入苍穹,带着“五姑娘”嫦娥五号探测器飞向远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这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正式拉开大幕。对于月球这个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中国人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此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和嫦娥四号等5次任务,实现了绕月探测、落月探...
11月18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公布了2020年新当选会士名单,我校777校友林间因为在海洋科学与地震学上的卓越贡献当选。林间(777)198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士学位,并获郭沫若奖学金。1988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地球物理博士学位。美国地质学会会士(Fellow,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Fellow,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领导大型国际科学计划,担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