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科大海外校友代表团特别报告(2)


安徽省副省长田维谦,合肥市郭万清市长会见代表团

合肥市市长郭万清为科大海外校友代表团高科技论坛作嘉宾致词

上海市浦东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戴海波会见代表团

2003年中国科大海外校友代表团特别报告(2)

三、讲座:

中国科大海外校友代表团在上海/苏州/合肥作了一系列高科技/创业讲座。

1。 10月20日,硅谷IC专家系列讲座-I,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发展中心(特别是高等进修学院的程荣)为讲座在上海作了有力的推广。大约100人参加了讲座。这次讲座的目的是为以后海外校友与科大和相关机构进行类似的课程合作做些前期试探和相应准备。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发中心并会在此基础上与科大本部和海外校友合作推广相关的IC工程学位/培训课程。IC讲座题目是:

“半导体产业链和集成电路发展趋势” --胡荣湘

“超亚微米微处理器芯片集成电路设计,制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胡荣湘

“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流程简介” ---丁剑

“ A Chip’s Journey — From Silicon to PC ” ---连彬

“RF 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 --- 林福江

2。 10月21日,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院。

“高科技职业和高科技创业” --牟志坚

“在中国开发世界领先的软件产品” --高扬

3。 10月23日,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

“企业级应用软件产业回顾和展望” ---高力

“高科技职业和高科技创业” --牟志坚

“在中国开发世界领先的软件产品” --高扬

4.10月26日/27日

给科大/合肥科技园作讲座

(26日:胡荣湘/李明瑞/李彬/胡晓华, 27日:连兵/丁剑/高力/高扬/高煜)

5。10月28日

中国。合肥科学家、企业家讲坛 (第一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旅美学者高新技术演讲会” 地点:合肥科技馆

在合肥科技馆的科技论坛作为合肥高科技-资本对接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整个下午的讲座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海外校友代表团成员们主讲。合肥市市长郭万清作嘉宾致词,科协主席盛志刚主持。合肥高科技-资本对接会组委会和合肥市科协为讲座在合肥市媒体,各大学等作了大力宣传。大约300人出席了讲座。讲座题目是:

半导体产业链和集成电路发展趋势---胡荣湘

在“非传统”领域中发展壮大我国的IC产业---丁剑

从沙砾到个人电脑,芯片的旅程---连兵

中国开发世界领先的软件产品---高扬

加速培养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管理人才---胡晓华/李彬

企业级应用软件产业回顾和展望---高力

信息技术和共同基金数据分析---李明瑞

宽频通讯现状和发展趋势---刘永谦

医疗成像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王冀洪

Computational Challenges in High Throughput Biomedical Research--刘春雷

张上游应邀在合肥高科技-资本对接会会场作了题为“协调海外民间组织,促进祖国科技发展” 的嘉宾演讲。

四、高科技园区和各城市的发展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也许先到上海和苏州、杭州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从杭州到合肥后,未免觉得有些反差。中国的发展,各地方的差距是很明显的,从硬环境到人的观念都如此。因此在内地城市发展所要付出的努力比在沿海城市要大,学校和科技的发展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特别是科技和教育都是以人为本,如何创造好的环境吸引人才是个大问题。科大学生以前毕业后留在本地的就很少,要吸引人到合肥更难。这也是科大师资趋于安徽化的一个原因,因为相对来讲本地人会有更多感情因素而到合肥。

总体而言,长江三角地带的高科技产业链正在形成,上海、苏州的高科技园区中,跨国大企业很多,形成了产业龙头。杭州的高科技有她独特的风格,例如IC产业就以对环境影响小、投入规模相对少、对人才要求高的IC设计业。合肥尚未在这一轮高科技Made in China发展的幅射范围内。北京的高科技发展气魄很大,中关村科技园规模就比上海张江要大,相对成本也高。但人才资源在北京决不是个问题。

五、媒体报导:

新华网,人民网,安徽省政府网站、中科院网站、上海新民晚报,安徽商报,安徽日报,合肥晚报,新安晚报,新安理财报,安徽合肥电视台等采访报导了中国科大海外校友代表团的活动。

代表团自费印制了精美的名册和基金会介绍,在各个聚会/会议中派发,达到了宣传科大和海外校友基金会的目的。连彬作为代表团的公关,在合肥高科技-资本对接会的活动中给很多媒体派发了海外校友基金会的宣传材料。

六、代表团花絮:

Disclaimer: 如有类同或不同,纯属巧合,请勿牵强附会对号入座。

海龟风格:在上海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却几天来的西服行头,返朴回真到美国时的便装,代表团部分成员约定一起体验一下新上海的小资情调。先头到的团员们在“新天地” 领略了古今、中西文化的大汇萃后,经过一番美国式的性能/价格比鉴定,选定了名字颇应景的“夜上海” 酒家。一番手机联络后,大部分团员陆续加入饭局。唯有一在大学任教的老兄久等也未露面。酒足饭饱,一众人看着酒家门口衣装笔挺的领班、副理,方才领悟忘了交代领班尚有一人要来。原来老兄平日疏于衣着,典型美国海龟的形像,看来在势利的夜上海是不得门而入了。。。

STYLES OF RELAXATIONS:在“新天地” 的“STAR EAST” 听歌别有一番情调。那里的菲律宾乐队很有感染力,振耳欲聋的歌声伴着劲舞,听得大部份团员如痴如醉,晃若回到大学时代。

忽然有鼾声从角落里冒出。募然回首,却见一生物系校友酣睡于隅:-)。

在繁忙的日程中,难得几次机会大家一起游玩。人多后总难免会有人走丢。于是有人提议

以STARBUCKS 为代表团成员会面地点。几个城市走下来,才发现STARBUCKS 在中国真还不少。。。

在上海/杭州时,合肥某报通过中间人EMAIL联络代表团,要求每人给合肥写一二百字寄语,外附生活照一张。在杭州HOTEL里用数码相机给每人自拍一张,半夜前每个团员手书一页,到合肥参加活动时报纸已印好。看来这几年的高科技发展还真是提高了效率。报社记者也是人手一数码相机(柯达是要没落了) 。只是每人洋洋洒洒的妙文仅见报数语,原定设最佳作文奖的设想只好泡汤了。

“回到家的感觉” --代表团前几天的活动中,团员们根据代表团会议决定的策略,在会见/座谈中谨言慎语,唯恐给科大和基金会造成伤害;同时为避免因时差而在会见中瞌睡,大有祭出悬梁刺股的架势。到苏州中科大研究院时,见到昔日的老师和科大的校友们,大家顿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 “回到家了” ,这是大家此时心情的写照。

随后在苏州一次会见中,一团员在角落里竟悠悠然自个梦会周公。看来回家后人会变得太Relaxed而原形毕露:-)。

杭州西湖故事:

Collection of Buzz Words:

“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硅谷” -- “领秀硅谷” ,“天堂硅谷” 。。。

“Reverse Engineering”

七、代表团组委会和代表团名单

组委会名单:

胡荣湘 (862) ,陶建辉 (865) ,丁剑 (912) , 连兵 (842) , 陈立人 (785) , 张上游 (771) , 白大伟 (819) ,柯云 (896) , 刘冬子 (850/854)

代表团名单:

团长: 胡荣湘 副团长: 丁剑、张上游

公关: 连兵、柯云、张剑峰

代表团成员:

陈立人(785),邓刚(8411/16) ,丁剑(912),高力(9011),高扬(835),高煜(797),胡荣湘(862),

胡晓华(771),李彬(清华,771SPOUSE) ,李明 (776/2), 李明瑞(651),连彬(842), 林福江(7762),

刘春雷(828),刘永谦(822),陆珩(898研),牟志坚(7961),施晨阳(820/12) ,陶建辉(865) ,王冀洪(790/2) ,吴景深(785),吴今强(918),吴雯(826), 徐文蓉(853/18), 张上游(771), 邹念湘(828),朱晓洵(8800)

八、 Acknowledgements:

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管委会的成员们为代表团的筹备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宝贵的意见。

刘志峰起草和整理了很多代表团与基金会相关的信件和介绍材料。

陶建辉协助安排了合肥高科技-资本对接会的活动和赞助、北京市校友聚会,以及与科大领导在国内的沟通。

科大上海研发中心傅传民、高雅云、程嵘、王战生,科大上海研究院王蓓,上海浦东软件园胡宏亮、刘苗苗,张江高科技园区游红和陈小姐等协助安排了上海、杭州的活动。特别是傅建民、高雅云、程嵘为代表团行程安排投入很多精力,并为基金会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可以说是代表团在上海/杭州活动成功的关键。

王蔚然为基金会所用的部份资料在上海做了很多工作。

苏州市政府、科技局和苏州新加坡高科技园区、科大苏州研究院陈意云、储雪麟老师、赵主任等、对苏州行程的安排。

合肥市科协主席/政协副主席盛志刚,科协副主席朱振强,合肥市高科技-资本对接会黄主任。

科大校友总会郭胜利老师陪同代表团在苏州、合肥、北京的活动和安排科大的活动。

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胡干跃、杜中对代表团北京行程的大力支持。

杭州市政府,特别是政府办公厅的张文戈、叶兴波,和杭州高新区的钱寿青全程陪同代表团。

郑竟波、张树新、李宾等校友为代表团的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帮助。

还有代表团组委会和代表团的成员们在代表团筹组、宣传、后勤、活动的安排等所做的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