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挑战与机会》校友报告会通知

兹定于7月1日(周五)晚上19:00—21:00在科大东区水上学术报告厅举行《全球化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挑战与机会》报告会。报告人:中国科大首届管理科学校友(80级):香港大学教授肖耿、美国资本投资集团公司经理丁晓方、美国运通公司美国市场风险管理副总裁金可也。三位校友将分别从三个角度做专题演讲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

请踊跃参加,望相互转告。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

校友总会办公室

2005-6-28

附:报告人简介及报告内容摘要

肖耿简历: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管理科学学士。1987、1991年分别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副教授及香港大学中国与全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法律与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企业、金融、及制度方面的实证和政策研究。工作经历包括:1991年加入世界银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研究小组;1992年受聘香港大学,并于1996年获聘终身教授;1996年访问哈佛大学,并于1997-2000年被聘为哈佛国际发展研究院联席研究员;2000年至2003年任香港证监会顾问和研究部主任。

丁晓方简历: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管理科学学士。1985至1990年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工作。1990赴美求学, 1994年获罗切斯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现在香港就职于美国资本投资集团公司(Capital Group Companies), 负责中国和亚太地区资本市场研究和投资。工作经历包括:1994年至1997年在美国Manning & Napier投资公司从事亚洲资本市场投资和对中国的直接投资;1998年至2002年就职于香港怡富资产管理公司任大中华基金经理和中国基金经理。

金可也简历: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管理科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业管理工程硕士。1989年赴加拿大留学,1991年获康可迪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现就职纽约任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美国市场风险管理副总裁,公司信贷审批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作经历包括:1998至2001年就职香港,任美国运通公司亚太区信贷风险管理总监,主管日本、香港、澳洲、中国等十二个国家、地区的风险管理战略。1992-1998年就职美国运通公司加拿大分公司从事市场研究、风险管理及金融信贷新产品的开发。

●●● 专题 ●●●

1、宏观视野与改革方向

主讲人:肖耿,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经济高速增长,楼市过热,但股市却一蹶不振,银行坏帐也居高不下,为什么?难道中国可以违背国际及历史经验,以一个低效的资本市场来维持高速增长?中国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却不断出口资本,特别是借钱给美国。为什么剩余资本不可以雇用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上海交易所的上市制度及硬件并不比香港交易所差,为什么其表现却很不一样?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障碍究竟在哪里?肖耿将从制度变迁的理论及国际经验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崭新的改革思路。

2、资本市场与投资策略

主讲人:丁晓方,美国资本投资集团公司(Capital Group Companies)

二十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全球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 GDP年增长超过9%, 但为什么过去十几年投资中国的大多数投资者却损失惨重? 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中国公司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中国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如何培养独具慧眼和发现投资机会的能力,享受超额回报和战胜市场的快乐? 丁晓方将基于他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实战经验,探讨投资中国的机会与挑战。

3、面对机会与风险的艺术

主讲人:金可也,美国运通公司 (American Express)

经济的持续增长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消费市场开发,每一个商机,每一个投资,都是智慧对风险的挑战。跨国公司的地域投资战略,银行信贷策略的实施,以及消费者个人投资的选择,---股票、债券、房地产还是银行储蓄,无一不涉及风险。对风险的正确认识和管理能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脱颖而出。而对风险的忽略或盲目管理最终导致经营的失败。亚洲金融风暴、高科技泡沫的破灭、香港楼市的崩溃,导致多少公司及个人的重大经济损失。金可也通过多年在美国、加拿大、及亚太地区风险管理的经验,向您揭示风险评估、管理及决策的原则及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