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菜鸟”导演吴皓飞赴美国圣地亚哥参加一年一度的亚洲电影节,并带来了他的处女作——记录片《Beijing or Bust》。
《Beijing or Bust》是一部低成本记录片,片长约一小时。影片通过访谈描绘了六位 ABC(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在北京的生活历程。六人中包括有唐朝乐队创始人郭怡广(Kaiser),也有影视红星李亚鹏的前女友、摄像师 Mimi、电影人Ada、电脑公司员工Jeff、时常被文化差异困扰的艺术家Rania和企业家Bob。这些人中郭怡广成功的融入北京,拥有了自己的乐队、太太和女儿。而Mimi却未能融入中国文化,只能在中美来回穿梭。影片记录了他们初到北京的陌生新鲜感、工作生活的逐步调试过程,也刻画了这群生在美国的华裔在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心理挣扎、对故国文化的认同和差异。尽管制作较为简易,影片中通过剪辑展现了不少古城北京过去30年经历的历史时刻,例如文革、市民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申奥成功后的街头狂欢等。
该片观众定位是美国市场,特别是亚裔移民和眼界开阔的美国知识分子。影片选题避开了敏感的政治话题,又力图与近似题材的《China in the Red》等记录片有所区隔。影片成功引起商家兴趣,旧金山市的 PBS 电视台购买了该片的电视转播权。
吴皓在电影界只是初试啼声的后生:他一年半才回到北京,开始导演、制片生涯。但吴皓的经历颇为传奇,他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涯中,起初在麻省UCBRESEARCHINC.公司担任研究科学家,研制并实现了一套计算机基因测序系统;后来又在加州EXCITE@HOME公司做过销售经理;此后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做过管理人员,主持过多媒体产品的研发。
吴皓1989年从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学号8908023),1992年去美国留学,1995年,吴皓获布南代斯(BRANDEIS)大学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全美最具实力的商学院之一——密歇根大学商学院MBA学位。
10月8日,受中国科大南加州校友会邀请,吴皓在加州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试映影片,并与出席的科大校友座谈。到场校友对吴皓的新片表现出浓厚兴趣,就电影本身和吴皓的职业选择进行了广泛交流。吴皓打趣说自己有彩虹性格,现在对电影兴趣很浓,也对过去从事的职业心存不舍与感激。做过科研工作的他也憧憬做些科技报道;而曾经的管理经验,现在做独立制片人仍受益。座谈时,吴皓亦以亲身经历强调,选择、或转换职业要随个人兴趣,也要注意客观现实、个人素质与机遇。吴皓鼓励在场校友,漫漫人生,既然豪宅香车非我所欲,追寻一条契合我心、不随大流的道路并不难。吴皓表示他正在寻求新鲜话题,继续记录片导演生涯。这位曾在北京电影学院修习数字影片课程的导演,也有意在电影电视圈探索更广泛的艺术空间。他也不排除再次改行,关注其他领域的可能。
(中国科大校友基金会供稿,本文材料来源于中国科大南加州校友会、圣地亚哥电影节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