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校友杨秀荣荣获吉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三八”节期间,吉林省妇联授予633校友杨秀荣研究员为吉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杨秀荣现任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杨秀荣研究员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1991年在瑞典Lund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典Lund大学、德国柏林分子生物中心研究院、美国New Orleans大学、Hawaii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做博士后、访问学者和访问助教授。1997年应聘至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为研究员,当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生物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领域。致力于生物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已建立并开展了等离子体共振法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等新方向,并主持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基金、中科院重点等10多个项目的研究。现兼任“分析化学”及《化学传感器》编委,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委员,微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60余篇,提交国际和国内会议报告论文30余篇,应邀在国外大学、研究机构作专场学术报告4次。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后1名。

杨秀荣研究员始终按照国家需求,以提高实验室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实验室管理。在她的带动和全室同志的勤奋努力下,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中科院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开始建设;2002年8月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基础司组织的现场验收,全面完成了建设项目任务,达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我国第一个分析化学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宣告成立。

杨秀荣研究员主持承担了国家863 、973、“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中科院重点等重大科研任务多项,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提交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报告论文50余篇,参与组织两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和“中法生物分子表面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双边会议”等国际会议。与瑞典、澳大利亚、芬兰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培养研究生多人。

杨秀荣研究员还担任吉林省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主任,《分析化学》和《化学传感器》编委。她热心于社会工作,现任吉林省政协委员、长春市妇联执委,她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出多项有价值提案,为吉林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