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钢集团23日晚间宣布,宝钢与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公司终于达成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协议。根据协议,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将在2007年度价格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和96.5%。此次的澳大利亚铁矿石涨价幅度要大于3月份巴西淡水河谷的铁矿石涨价幅度。那么在铁矿石持续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下,以宝钢为龙头的我国钢铁行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这给于正如火如荼进行的钢铁行业整合进程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就此问题,曾参与宝钢股份(600019,股吧)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国内著名财务专家王铁峰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 记者:此次宝钢宣布接受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涨价协议,您认为对于宝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王铁峰:当然影响很大了。但是还值得乐观的一点看呢,就是这次和澳大利亚的力拓和BHP的谈判还是相对比较成功的。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原来澳大利亚力拓和BHP提出的条件,他是要加上运费的离岸价格。那么,如果从运费的价格来说,虽然巴西CVRD的涨价只有65%,他是70多美金,但是他的运费要比澳大利亚要高近40美金。如果按照综合的评价综合的涨价幅度,这次澳大利亚的只有85%,倒退来说,他还比巴西CVRD的整个铁矿石加运费价还是要便宜。相对来说,还不是非常悲观。当然这个铁矿石价格也持续上涨,肯定对宝钢要造成很多的影响。特别是,因为宝钢在全球来看,因为中国的集中度太低,他没有这种谈判的要价和定价权。这可能是宝钢未来要深思和考虑的,长期怎么考虑他这个原材料的安全性。这是宝钢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记者: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对于中小型的钢铁企业的影响会大于大型的钢铁企业。因为大型的钢铁企业具有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那么这种生产成本的上升您认为会不会加速目前国内的钢铁行业的并购整合速度呢?
王铁峰: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铁矿石,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持续上涨。关键是中国高速增长,他消耗了新增铁矿石,全球新增铁矿石交易量的80%。那么,为什么宝钢处在这个位置是非常尴尬的。我想举个例子来说。宝钢当时我98年在宝钢的时候。宝钢当时98年底,全国的钢铁生产总量是9千8百万吨,宝钢有1千2百万吨,将近1千2百万吨。他的市场分额占全国的11%~12%。但是现在全国的粗钢产量去年已经有5亿吨。宝钢的钢铁生产量只有2千5百万吨,那么意味着宝钢实际的市场分额已经下降到了5%,宝钢正在丧失一个领袖企业的作用。所以,对于钢铁行业,我们从全球看,宝钢的竞争对手不在国内。宝钢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是在印度的米塔尔、新日铁和浦项制铁,以及这个塔塔。
那么如果从全球钢铁看,印度米塔尔已经并购了法国安塞洛,他已经控制全球粗钢产量的10%,他是第一大钢铁公司。而我们的竞争对手新日铁呢,现在近4000万吨。我们的竞争对手浦项制铁近3000万吨。新日铁和JEF他控制了日本近56 %的市场份额。那么这个浦项控制了韩国近60%的市场份额。宝钢呢,只有5%的份额。宝钢怎么能在全球,去成为一个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这是摆在宝钢面前必然的一个选择和问题。如果你不是一个全球性的钢铁公司和有影响力的钢铁公司,你谈何跟CVRD、BHP和力拓谈判呢。所以我认为,宝钢的忧虑是应该把他放在全球视野看,他应该是世界第几。如果从全球看,粗钢产量已经达到近13亿吨去年。而中国已经有5亿吨的粗钢。中国占世界的40%。但中国的钢铁企业并不是全球最具领先的企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企业。钢铁企业一定要靠规模,一定要靠规模效应去摊薄他的成本。
记者:那您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缺乏能够和国外钢铁巨头抗争的大型钢铁公司呢?
王铁锋:如果象靠前几年,中国钢铁企业这个粗放式的增长,是因为中国钢铁企业根本没有承担他应该承担的成本。因为他的汇率估值过低,他不承担环境资源费,他不承担水资源费,他不承担人工资源成本,他不承担土地成本。这样显示中国钢铁企业,由于加速的汽车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转移,带来了中国钢铁企业这几年,这近六年重化工业发展中,带来了钢铁企业的毛利率水平极速提高。我看到宝钢的这个报表。你宝钢的冷轧板的毛利率曾经达到了近50%。这是非常可怕的,这在全球是没有的。但是这样的好时代,我个人认为过去了。因为这个汇率的重估,资源的政府的重视,人工成本的上升,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都导致了中国钢铁企业需要去整合,需要提高集中度。如果中国钢铁企业不这样去做,中国的钢铁企业的市场也许可能不是由中国钢铁企业说了算。我们要看到米塔尔实际在围剿民营企业,他实际是在曲线进入中国市场。我们看到新日铁和浦项制铁也在加速进入中国钢铁企业。我们虽然在全世界看,我们是钢铁大国,但我们并没有产生世界竞争力的钢铁集团。我觉得这是非常悲哀的一个事。宝钢是具有这个领袖气质的。他也是装备在全世界看,投资最晚,装备最一流化的一个钢铁企业。为什么宝钢不进行快速的整合和并购呢?关键就是因为,钢铁企业大量不承担这种该他承担的成本。小钢铁企业都能赢利,谁愿意给宝钢并购呢。所以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中国有六、七家2000万吨级的钢铁企业。怎么去整合?怎么去站在全球看具有竞争力?因为这样的毛利率水平长期来看,他是维持不了这么高的毛利率水平,一定要进行整合。
记者:我们看到,宝钢出资整合广钢和韶钢,这里面广东省政府是非常支持宝钢的这个并购动作的。对于这一点您是怎么看的呢?
王铁峰:当然,我们看到了值得乐观的一点,这个广东省政府还是站在战略的角度跟宝钢进行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要具有魄力的。当然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愿意把自己管的钢铁企业拿出来跟优势企业进行并购整合。我们知道,从中国全国来看,有四个地方是非常优良的建钢铁基地的港口。一个是曹妃甸,一个是山东的日照,一个是广西的边防港,还有一个就是湛江港。当然我们看到的一个情况就是,曹妃甸已经被唐钢和首钢占领。唐钢现在的钢铁产量,跟邯钢合并后,已经达到了2700多万吨。当然,这个我们认为,整合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看到了,济钢并没有和宝钢走融合,济刚跟莱钢在进行整合,他达到了2000万吨钢。我们同样也看到了,武钢也没有在跟宝钢在央企企业的层面进行整合,而也是在扩张。那么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来看,鞍钢本刚也在合并2000万吨。那么这样,实际从全国来看,2000万吨级的钢铁企业非常多,宝钢并不具有优势。宝钢非常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在全国来说,市场份额最少,应该控制在20%。这样的一个钢铁企业可能才在全球具有话语权。我认为,宝钢未来最关键的,他的价值是在于他的并购整合的价值。钢铁行业如果做不到集中度的提高,钢铁行业就目前中国,维持这样的毛利率水平长期看是不可能的。这是我对于宝钢的理解。我认为,政府应该具有更大的热情来帮助企业进行整合,因为我们要把钢铁企业定位在全球的角度去理解。只有提高集中度,那么未来我们才能够去跟全球最大的这几家钢铁企业去竞争。我们才能具备在全球具备对CVRD、对BHP和力拓的讨价要价权。而不是总被新日铁、米塔尔和韩国浦项谈判完,我们被迫接受。这是比较悲哀的。这是我对这个钢铁行业的理解。
记者:那么您认为,从产业链一体化的角度,中国的钢铁企业,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
王铁峰: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无论从印度,无论从美国,无论从欧洲,我们现在钢铁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煤炭企业和铁矿石。我们全球前五大的煤炭企业占到了全球煤炭生产量的50%~60%。我们的全球前三大铁矿石供应国占到了供应贸易额的70%。那么从下游我们来看,我们的下游的集中度也非常的高。全球前五大汽车产业,占掉了全球的50%~60%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如果把钢铁企业放到全球这个产业链来看。我们无论从对我们的上游,无论对我们的下游来说,钢铁产业,全球前十家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才在20%多。所以,全球钢铁产业都面临着,无论对上游和下游,都在加速提高集中度。所以我们看到米塔尔的并购现象,新日铁对于日本钢铁行业的整合,浦项对韩国的整合,台湾中钢对台湾的整合。我们同样看到了塔塔的整合,我们看到了美钢联的整合。这都是一个趋势,全球钢铁行业都在提高竞争力。但是对我们威胁最大呢,我们要看到有三大钢铁企业对我们的威胁是最大的。一个我们面临着浦项、新日铁对亚洲的整合。当然我们看,从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来看,亚洲现在是最主要的钢铁发展需求的区域。我们看亚洲已经占到了全球钢铁产量的50%以上。那么在亚洲这个区域,最主要的,宝钢面临最主要的,是来自于新日铁和浦项制铁。为什么宝钢原来提出来,他要具备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呢?是因为站在99年、2000年来看宝钢的生产成本,我们要比新日铁和浦项制铁低10%到15%。但是由于这几年铁矿石的涨价,一系列我们相应的汇率重估我们的成本都在上升,但是,我们因为宝钢没有进行或者受到众多限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整合和并购,我们实际集中度并没有大幅提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正在成本方面在丧失优势。如果我们在成本上,战胜不了新日铁和浦项制铁。或者现在的米塔尔,因为他有了高端钢,是并购了阿塞洛。那么实际上,我们可能面临堪忧的一个局面,我们可能对于国内的份额也许会丧失。所以宝钢一定得去取得华南湛江港的1000万吨级的生产量。因为华南集中了中国最大的家电集散地。他是我的目标市场。那么做为宝钢来说就不能丧失这块份额。但是,如果我们成本丧失,我们就要值得堪忧的是,我们要担心韩国和日本会不会打入到中国。当然从全球来看,我们从价格和成本上,因为焦炭方面也是我们钢铁行业应该值得堪忧的一点。而且实际上,我觉得今年值得重视的一点,焦炭的这个涨价实际远远高于铁矿石的涨价。焦炭现在达到2000万吨。我们知道1吨铁水大概消耗1.5吨的铁矿石,但他消耗0.4吨到0.5吨的焦炭。焦炭涨一倍,那意味着他的成本对于粗钢成本、吨钢成本的增加的比重实际超过了铁矿石。所以从原材料无论各个方面来说,集中度的提高、集约化的提高,这个成本的下降,因为规模效应,集约的节约这个可能对钢铁企业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的钢铁企业,对于吨钢的铁矿石焦炭的浪费更大,这是我们认为政府无论从政府,无论从宝钢,他都有责任和义务。中国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钢铁企业又成为中国重化工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产品,和最大的全球45%的份额。那么宝钢就该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和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这才符合中国的产业发展方向。所以我认为,我觉得应该呼吁,政府应该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应该积极协助宝钢去整合中国钢铁企业。这个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 王铁锋:中国科技大学学士,荷兰MSM博士、硕士,吉林大学 博士后;
具有中国金融与证券双重高管任职资格,曾任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华宝信托投资公司副总裁,、融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宝钢集团“宝钢上市”负责人、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裁。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首都创业集团公司高级财务顾问。
http://news.hexun.com/2008-06-25/106960460.html